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觀覰的意思、觀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觀覰的解釋

亦作“ 觀覷 ”。猶觀看。《宣和遺事》前集:“﹝ 宋江 ﹞又把開天書一卷,仔細觀覷,見有三十六将的姓名。” 元 馬緻遠 《青衫淚》第三折:“我觀覰了衣服樣勢,審察了言語高低。” 元 關漢卿 《調風月》第四折:“百般的觀覷,一剗的全無市井塵俗,壓盡其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觀覰”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複合動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讀音與字形 “觀覰”讀音為guān qù,由“觀”與“覰”組合而成。“覰”是“觑”的異體字,二者在《漢語大詞典》(第10卷,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中均收錄,表示“窺視、細看”之意。

二、核心釋義 “觀覰”指帶有目的性的觀察或窺探,強調細緻、專注的視覺行為。例如《辭源》(第三版,2015年)中解釋為“仔細察看,暗中留意”,常用于描述對事物、局勢或他人動态的審慎關注。

三、語境用法

  1. 中性語境:如“觀覰天象”指天文觀測,見于《漢語大詞典》引用的明代文獻。
  2. 貶義語境:如“觀覰他人隱私”,含窺伺、打探的負面含義,此用法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2002年)中可見于部分方言表述。

四、曆史演變 該詞在唐宋文獻中偶有出現,但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其功能逐漸被“觀察”“窺視”等詞替代。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2016年)考據,“覰”字在元代後多作“觑”,字形簡化導緻複合詞使用頻率降低。

網絡擴展解釋

“觀覰”是“觀覷”的異體寫法,意為仔細觀看、觀察,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觀覰”由“觀”和“覰”組成:

2.文獻用例

該詞多用于元曲等古典文學中,例如:

3.與現代詞彙的關系

“觀覰”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但“觀察”“觀看”等詞仍保留其核心含義。需要注意的是,它與“觀睄”(qiáo,意為“瞧看”)字形相近但含義略有差異。

4.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描述帶有目的性或細緻入微的觀察行為,常見于古典戲曲、小說中對人物動作或心理的刻畫。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漢語異體字或詞語演變,可參考《說文解字》等權威字書(來源綜合)。

别人正在浏覽...

避實擊虛不理布讓查清成連持後初昔爨薪擔闆地戶鋒發墳垆符節高卧各有所好绲淆孤妾鶴杖淮南子見存奸夫颉臯棘戶齑黍牢坑老牛拖破車兩濟裡魁磷肥詅癡力所不逮落脫埋沒買易煤球爐母校能所戗柱僑躆竊議起樂寝惡七子鏡曲垂人非土木如堕五裡霧中瑞曲沙朔生隙失懽樹膠歲日餹霜頽然痿瘘無儲吳口無氣歇霄凡脅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