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鳏男的意思、鳏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鳏男的解釋

無妻的成年男子。 晉 葛洪 《抱樸子·诘鮑》:“内聚曠女,外多鰥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鳏男(guān nán)指喪妻未再娶的男子,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稱謂。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礎釋義

  1. 喪妻獨身者

    指妻子去世後未再婚的成年男性。《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釋義為“無妻或喪妻的男人”。此義項強調配偶離世後的獨身狀态,區别于從未結婚的“單身漢”。

  2. 古義中的“無妻者”

    古代文獻中“鳏”亦可泛指無妻男性。《漢語大詞典》引《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鳏”,指出其本義包含因喪偶、離異或終身未婚導緻的單身狀态。


二、語源與文化内涵

  1. 字源考據

    “鳏”字從魚,本指大魚(《說文解字》:“鳏,魚也”),因魚目常睜不閉,引申喻人獨身無偶、孤寂無眠之态。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鳏魚目恒開不閉,故謂無妻曰鳏”。

  2. 禮制中的社會關懷

    古代将“鳏寡孤獨”列為需撫恤的弱勢群體。《禮記·王制》載“少而無父者謂之孤,老而無夫者謂之寡,老而無妻者謂之鳏”,反映傳統社會對喪妻男性的制度性關照。


三、現代用法辨析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4. 《禮記·王制》:中華書局點校本,2015年。

參見:


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與經典文獻,完整呈現“鳏男”的語義演變及文化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

“鳏男”一詞的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1. 詞義解析
“鳏男”指無妻的成年男子,包含兩種情況:一是從未婚配的單身男性,二是喪妻後未再婚者。該詞源自“鳏”(guān),本義為一種大魚(如鲩鲲),後引申為“無妻”之意。

2. 出處與用法
最早見于晉代葛洪《抱樸子·诘鮑》:“内聚曠女,外多鳏男。”,指社會男女婚配失衡的現象。古代文獻中,“鳏男”常與“曠女”(無夫的女性)對舉,反映婚配問題。

3. 相關概念

4. 社會文化背景
古代将“鳏男”視為需要關注的社會群體,常與“孤獨”“貧困”等詞關聯,如《禮記》提及“鳏寡孤獨”需被救濟。現代語境中,該詞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字典及社會文化背景的解讀,可參考來源 進一步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白筆寶書冰房玉節材伎産額長吉體長統靴撤版怆恨穿漏蹙弱當晩發闆反過扶踈根實過身黑紫洪基劃定黃門鼓吹黃牙歡嘩畫酉奸貪金匠績女九妃酒簏控連朗朗上口連嶽龍虎山馬鞍形門可張羅銘款甯吉烹滅破家子迫狹鋪地錦親當矢石青裙缟袂啓全篩羅山趺上資十二緣起填榜通規通賠統治階級嵞山亡滅維翰危懼懀懀蕰蓄銜結削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