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冠履的意思、冠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冠履的解釋

亦作“ 冠屨 ”。帽與鞋。頭戴帽,腳穿鞋。因以喻上下、尊卑。《史記·儒林列傳》:“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關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楚辭·王逸<九思·悼亂>》:“茅絲兮同綜,冠屨兮失絇。”原注:“上下無别。” 宋 文天祥 《己卯歲除》詩:“冠屨失其位,侯王化畸賤。” 章炳麟 《國家論》:“ 漢 土學者視政府無足重輕,然猶雲尊卑有分,冠履有辯,君臣有等。雖無用,而不可不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冠履是漢語中表示禮儀等級與身份象征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基本釋義 "冠"指古代士人束發戴的帽子,《說文解字》釋為"弁冕之總名";"履"即鞋子,《釋名》記載"履,禮也,飾足所以為禮也"。《漢語大詞典》明确标注該詞本義為"冠帽與鞋子",特指古代禮制中的首服與足服。

  2. 引申象征 在文化語境中,冠履具有強烈的等級象征意義。據《禮記·曲禮》記載"冠毋免,勞毋袒,暑毋褰裳",體現古代士人對冠履穿戴規範的重視。清代段玉裁注《說文》強調"冠所以尊其首,履所以踐于地",形成"首足有别"的禮制觀念。

  3. 哲學内涵 《古代漢語詞典》收錄該詞的哲學引申義,常與"倒置"搭配使用,如《後漢書·楊賜傳》"冠履倒易"的典故,比喻本末颠倒的社會現象,這種用法在唐宋詩詞中形成固定的批判性修辭範式。

網絡擴展解釋

“冠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及引申義兩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釋義
    “冠”指帽子,“履”指鞋子,合稱表示穿戴的禮儀物品。例如《史記·儒林列傳》中提到:“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關於足”,強調帽子與鞋子的象征性地位差異。

  2. 引申義

    • 上下尊卑的象征:古代以冠履代指等級秩序,如《漢書·賈誼論》中“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的典故,比喻需遵守身份規範以避免非議。
    • 禮儀規範:南朝任昉《天監三年策秀才文》提到“冠履粗分”,指通過禮儀區分社會階層。

二、擴展用法

  1. 成語關聯

    • 冠上履下:比喻尊卑分明,如《史記》中“冠雖敝必加首,履雖新必關足”。
    • 冠道履仁:指行為合乎道德,如《幼學瓊林》中“冠道履仁”形容仁德之治。
  2. 具體語境
    可用于描述儀态得體(如“衣冠履整潔”)或批判失序現象(如“冠屦失其位”指等級混亂)。

三、總結

“冠履”的核心意義是通過穿戴象征身份與規範,既指具體的帽鞋,也隱喻社會等級和禮儀制度。理解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側重字面或比喻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漢書》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卑迖别風淮雨菜腳蒼霞澄雪抽身畜肥打窮碑店錢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端候二七齋放任自流幹耗高奇高竦貢情狗咬呂洞賓盥澣國寶寒心消志皡天黑森森闳襟畫景火號膠柱嘉士際會急脈緩灸驚憚驚霆岌嶪句格考期骒馬客主快速蘭譜曆聘鹿菲目眩頭昏惱殺攀摩平蔚仆夫輕淳射合霜法爽性書屋死獄訟筒通權達變逶逶無蒂午割祥麟铦銳憲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