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絕一時”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用法:
指在某一時期内才能、成就等遠超同輩,位居第一,含“首屈一指”之意。
其中“冠絕”強調“遙遙領先”,“一時”限定時間範圍,突出階段性卓越。
總結來看,該成語強調特定時期的頂尖地位,兼具文學性與評價功能,適用于正式或書面表達。
《冠絕一時》是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某項事物上出色超絕,無人能及的意思。這個詞語形容了一個人或事物在某個領域内達到了無可比拟的頂峰,無人能夠超越的境地。
《冠絕一時》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冖”(mì),拆分筆畫是32畫。
《冠絕一時》的來源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可以推測其中的“冠絕”一詞意為“戰勝其他人”,“一時”表示“一段時間”的意思。兩者組合起來,意味着一個人或事物在一段時間内戰勝了一切對手,獨占鳌頭,達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
《冠絕一時》的繁體寫法為「冠絕一時」。
古時候寫“冠絕一時”時,并沒有統一的标準寫法,而是可以采用不同的變體。有些可能會将“絕”字寫作“絶”字,也有些可能會将“一時”寫作“一時半刻”。
1. 他在音樂界的成就冠絕一時,無人能夠超越。
2. 這件藝術品的價值冠絕一時,被譽為無價之寶。
3. 那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冠絕一時,為整個領域樹立了典範。
1. 冠冕堂皇
2. 冠冕華貴
3. 無可匹敵
1. 無人能敵
2. 獨領風騷
3. 獨步天下
1. 黯然失色
2. 不堪一擊
3. 後來居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