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鳏寡惸獨的意思、鳏寡惸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鳏寡惸獨的解釋

同“ 鰥寡孤獨 ”。惸,無兄弟。 唐 李白 《虞城令李公去思頌碑》:“公勗之親鄰,厄以兇事,而鰥寡惸獨,衆所賴焉。”《舊唐書·玄宗紀上》:“己巳,北都巡狩,敕所至處存問高年、鰥寡惸獨、征人之家。”《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四》:“或鰥寡惸獨,無所告者,仰所在各議拯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鳏寡惸獨”是中國古代漢語中描述社會弱勢群體的四類典型人群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單字釋義與整體詞義兩個層面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鳏(guān):指年老無妻或喪妻的男子。《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無妻或喪妻者”,如《孟子·梁惠王下》載:“老而無妻曰鳏”。
  2. 寡(guǎ):指喪夫的女性。《說文解字》釋為“少也”,引申為失去配偶的女子,如《禮記·王制》載:“老而無夫曰寡”。
  3. 惸(qióng):同“茕”,表示孤獨無依。《異體字字典》指出“惸”為“茕”的異體,意為“孤獨且憂慮”,如《詩經·小雅》中“憂心惸惸”。
  4. 獨(dú):指年老無子女者。《漢語大詞典》釋為“無子孫的老人”,如《孟子》中“老而無子曰獨”。

二、整體詞義 該詞出自儒家典籍,用以概括需要社會扶助的弱勢群體。例如《周禮·地官》提到“恤鳏寡,救茕獨”,漢代鄭玄注:“無兄弟曰惸,無子孫曰獨”。後世引申為泛指孤苦無依之人,如宋代王禹偁《待漏院記》雲:“恻隱鳏寡惸獨”。

三、現代應用 當代語境中,“鳏寡惸獨”多用于書面語或政策文件,強調社會保障責任,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明确提出對“鳏寡孤獨”群體的救助義務。

網絡擴展解釋

“鳏寡惸獨”是一個成語,讀音為guān guǎ qióng dú,含義與“鳏寡孤獨”相同,泛指沒有勞動能力且無親屬供養的弱勢群體。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詞分解


2. 整體含義

成語涵蓋四類弱勢群體:

  1. 鳏:老而無妻。
  2. 寡:老而無夫。
  3. 惸:孤獨無兄弟(或幼年喪父)。
  4. 獨:老而無子。

常用來形容生活困苦、缺乏依靠的人,古代文獻中多指需要社會救濟的對象。


3. 用法與示例


4.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古籍《禮記·禮運》等權威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澳門編菅不數數捕執財采誠貞酬抗臭熏熏垂殁潨流存貨膽管澄沙汰礫遁疾囮鳥耳聽心受煩淫飛朱分内符檄官道還味竹恒河沙數澆季節中箕賦禁絕譏視拒命可惜堀室理繹陋妄旅谒南陽佳氣嫩生生奴家潛移嘿奪騎從氣笛搉論鵲洲撒津三朝閃面芟削生像施號發令市庸首嫡聳慕損撤擡筐填鴨式灌輸推溯頹沓吐珠霧勃舞判相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