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鼓的意思、關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鼓的解釋

報夜晚開始的鼓聲。《陳書·儒林傳·沉洙》:“但漏刻賒促,今古不同。《漢書·律曆》, 何承天 、 祖沖之 、 暅之 父子《漏經》,并自關鼓至下鼓,自晡鼓至關鼓,皆十三刻,冬夏四時不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鼓”一詞的解釋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判斷,主要存在兩種釋義:

一、古代報時制度中的鼓聲(更常見) 根據《陳書·儒林傳》等古籍記載,關鼓指古代夜間報時的鼓聲,用于标記時辰變化。例如《漢語大詞典》提到“自關鼓至下鼓,自晡鼓至關鼓”的計時方式。其字面含義為“報夜晚開始的鼓聲”,與古代漏刻制度相關。

二、成語中的比喻義(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其中“關”指關鍵,“鼓”指鼓聲,合喻重要時刻起決定性作用的人或事物。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屬于現代引申用法。


建議注意:若用于學術或古文研究,建議以第一種釋義為主,并參考《陳書》《漢書·律曆》等原始文獻;若為現代語境,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是否為比喻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關鼓的意思

《關鼓》是指一種古代打擊樂器,形狀類似于鼓,具有調節音高的功能。通常由一隻鼓身和兩隻鼓面組成,兩側鼓腰可微調張力以改變音調。關鼓常用于宮廷音樂演奏、舞蹈伴奏以及慶典等場合。

拆分部首和筆畫

《關鼓》的拆分部首是“鼓”和“關”兩個部首,拼音分别為“gǔ”和“guān”。

“鼓”的部首是“鼓”,它在《康熙字典》中的五筆畫為“17712”,音為“gǔ”。

“關”的部首是“門”,它在《康熙字典》中的五筆畫為“16926”,音為“guān”。

來源和繁體

《關鼓》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最早出現于南北朝時期《南齊書·齊威王列傳》中。這個詞彙的繁體形式為「關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鼓的寫法為「皷」,關的寫法為「꞉」。這兩個字分别是由象形和會意演變而來的。

例句

1. 樂隊敲擊着關鼓,氣氛熱烈。

2. 演員隨着關鼓的節奏起舞。

組詞

關鼓包括兩個字,可與其他漢字組合成多個詞語:

1. 閃關鼓:指宮廷樂隊中演奏的關鼓。

2. 關鼓樂器:指關鼓這種樂器。

3. 關鼓表演:指使用關鼓作為表演道具的節目。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鼓、擊鼓

反義詞:弦樂器、管樂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