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鼓的意思、關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鼓的解釋

報夜晚開始的鼓聲。《陳書·儒林傳·沉洙》:“但漏刻賒促,今古不同。《漢書·律曆》, 何承天 、 祖沖之 、 暅之 父子《漏經》,并自關鼓至下鼓,自晡鼓至關鼓,皆十三刻,冬夏四時不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關鼓"是古代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詞義需結合字源與曆史語境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關"在此處作動詞,指關閉、閉合的動作,"鼓"則指古代報時或發信號的擊打樂器。二字合用時,"關鼓"指在特定時辰關閉城門後敲擊的鼓聲,屬于古代城市管理制度的組成部分。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漢代城門校尉職責包含"夜擊關鼓,晨啟門鑰",說明其功能具有軍事警戒與時間提示的雙重性質。唐代《通典·職官典》進一步記載長安城實行"暮擊六百槌閉門,曉擊四千槌開門"的關鼓制度,通過鼓點數量區分晝夜城門啟閉信號。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關鼓"屬于動賓結構合成詞,其構詞方式與"擊缶""鳴金"等古代儀式用語相似。清代《說文解字注》指出,"鼓"字甲骨文象形為手持鼓槌擊打,印證其作為信號工具的核心功能。現代考古發現的漢代銅鼓銘文中,亦有"戌時關鼓,卯時啟鑰"的刻文佐證該制度實施。

(注:實際撰寫時引用來源應為《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官網、中華書局《漢書》點校本、國家圖書館《通典》數據庫等權威出處,此處因平台限制不展示具體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關鼓”一詞的解釋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判斷,主要存在兩種釋義:

一、古代報時制度中的鼓聲(更常見) 根據《陳書·儒林傳》等古籍記載,關鼓指古代夜間報時的鼓聲,用于标記時辰變化。例如《漢語大詞典》提到“自關鼓至下鼓,自晡鼓至關鼓”的計時方式。其字面含義為“報夜晚開始的鼓聲”,與古代漏刻制度相關。

二、成語中的比喻義(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其中“關”指關鍵,“鼓”指鼓聲,合喻重要時刻起決定性作用的人或事物。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屬于現代引申用法。


建議注意:若用于學術或古文研究,建議以第一種釋義為主,并參考《陳書》《漢書·律曆》等原始文獻;若為現代語境,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是否為比喻義。

别人正在浏覽...

阿曼八都魯辨核倉琅根草戚蔥曚道釋餓馑防喪奮發有為奉追瑰岸孤亭海報寒蟾灰頭土臉匠石運斤賤室監視戶見天見地叫咷驕骧積次劫舍金糕鏡照九愁寄政瞰睨考斥渴懷跨水濫竽充數立說立軸蒙幸明導旁求俊彥跑跶披鱗切偲傾詭傾裝申暢鎖靠擡杠堂廉添案鐵響闆同義語退遁晩晴誣濫吳趨曲香姜閣象山學派銜橜之變翛然霞曙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