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薄妝的意思、薄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薄妝的解釋

亦作“ 薄裝 ”。亦作“ 薄粧 ”。淡妝。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序:“嫷被服,侻薄裝,沐蘭澤,含若芳。” 南朝 梁 沉約 《麗人賦》:“垂羅曳錦,鳴瑤動翠;來脫薄粧,去留餘膩。” 唐 王維 《扶南曲歌詞》之四:“入春輕衣好,半夜薄妝成。” 宋 王安石 《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詩之一:“ 漢 宮嬌額半塗黃,粉色淩寒透薄裝。” 清 唐孫華 《題文姬入塞圖》詩:“追逐賢王十二載,薄妝瘦盡纖腰肢。”


見“ 薄妝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薄妝"指淡雅、不濃豔的妝容,強調自然清麗的修飾效果。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釋

  1. 字面含義

    "薄"意為輕淺、少量,"妝"指面部修飾。"薄妝"即敷粉施脂的程度較輕,與"濃妝"相對,如《漢語大詞典》釋義:"淡雅的妝飾" 。

  2. 審美特征

    突出自然本真之美,常見于古典文學對女性氣質的描寫。如五代詞人李珣《浣溪沙》"縷玉梳斜雲鬓膩,薄妝淺黛亦風流",以"薄妝"襯托清新風韻(《全唐詩》卷八九六)。

二、文化内涵

  1. 傳統審美觀

    儒家"文質彬彬"思想影響下,薄妝被視為"禮"與"雅"的體現。《中華傳統美學辭典》指出,宋代仕女畫中薄妝形象象征德行内斂(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

  2.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隱喻高潔品格。如蘇轼《賀新郎》"手弄生绡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借薄妝女子表達超脫世俗的意境(《東坡樂府箋》卷二)。

三、現代應用

當代語境中,"薄妝"延伸為追求原生美感的化妝理念。權威媒體如《人民日報》文化版曾以"薄妝出境,彰顯文化自信"為題,探讨傳統美學在現代時尚中的回歸(2023年3月刊)。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漢語詞典網]
  2. 彭定求《全唐詩》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周錫山《中華傳統美學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4. 朱孝臧《東坡樂府箋》上海古籍出版社
  5. 《人民日報》2023年3月15日文化版

網絡擴展解釋

“薄妝”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形容女子妝容淡雅自然,與“濃妝”相對。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發音與基本含義


2. 文學出處與用法

“薄妝”在古詩詞及文學作品中多次出現,例如:


3. 使用場景與對比


4. 現代延伸

現代語境中,“薄妝”可引申為一種生活态度,即不過度修飾、保持本真,常見于美妝教程或文藝作品中。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詞背景或文獻,可參考《神女賦》《麗人賦》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奧庰辯駁屏聲斂息不尴尬才會吃到五谷想六谷愁發牀筵蠢蠢欲動除召電池颠東地絡斷鞅度料兒歌煩性富貴不能淫丐命圪垯管靴海晏河清泓涵演迤話弄腳花頰權棘鈎九列基于沮滞快憾快吏跨轶蘭單流離播越麥秋美疢蒙雜民快排洪排沙見金批文烞熚曝背食芹鋪戶七寶池凄動清涼山窮荒勸善衢關趨辟喪氣話僧刹識味說诨話思士通試罔沕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