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乖衷 ”。《周書·武帝紀上》:“豈朕德薄,刑賞乖中歟?”
順從、聽話
指言行符合規範,不違背長輩或權威的意願。
例:這孩子真乖,從不吵鬧。(《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機靈、聰慧
形容人反應敏捷,善于察言觀色。
例:他做事乖巧,深得領導賞識。(《漢語大詞典》)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
反常、違背常理
表偏離正常狀态,含貶義色彩。
例:性格乖戾之人難相處。(《古代漢語詞典》)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 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分離、背離(古義)
本義為背離統一狀态,見于早期文獻。
《說文解字》:"乖,戾也。從丿而兆。"(《說文解字注》)
來源:[漢]許慎 撰,[清]段玉裁 注. 說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時期 | 核心義項 | 典型用例 |
---|---|---|
上古 | 分離/違背 | "安危異趣,君臣乖心"(《韓非子》) |
中古 | 反常/不協調 | "行為乖疏"(《世說新語》) |
近現代 | 順從/機靈(主流) | "乖孩子""乖巧伶俐" |
注:古義在現代漢語中僅存于"乖張""乖戾"等複合詞。
“乖中”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乖中”讀作guāi zhōng,意為“失當、違理”,與“乖衷”同義,表示事物偏離正常或合理的狀态。
“乖中”強調對合理狀态的偏離,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書》《漢語大詞典》等古籍及權威詞典。
奧賽羅榜笞避面尹邢伯趙氏城寺馳目從子爨演燈山的旨梵行鲋蟄之穴服制更法刮地風國格海發吭咽憾怨豢犧回略穢蕪腳劃船交勉稽實酒蟹倦路蕨薇曠淡霖漉留年羅隱暮節澎澎楩楠曝屍強橫牽疾钤攝骞越罄控璆磬全心全意人心向背山節藻棁生巾世界語失養收小屬稾順志特甚天親通力頭上著頭圖經灣酸蚬子鸮啼鬼嘯小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