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bsurd]∶荒謬
将令正乖缪(通“謬”),壹異說雲。——《漢書·王莽傳》
乖謬悖理
(2) [abnormal]∶反常
亦作“ 乖繆 ”。1.抵觸違背。《鹖冠子·天則》:“使而不往,禁而不止,上下乖謬者,其道不相得也。”《漢書·韋玄成傳》:“違離祖統,乖繆本義。”
(2).荒謬背理。《漢書·王莽傳上》:“将令正乖繆,壹異説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引事乖謬,雖千載而為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蕙芳》:“如有乖謬,咎在老身。” 王西彥 《古屋》第五部二:“在别人--例如你--看來,我的行動一定很多乖謬難解的地方。”
“乖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書·王莽傳》等文獻( )。
乖謬(guāi miù)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行為、言語超出常理或不合常規的意思。
乖謬的部首是十字旁(十字頭),由“十”字橫折一撇組成。
乖的筆畫數是四畫,謬的筆畫數是十二畫。
乖謬源自《莊子·大宗師》:“乖乎大哉!禮儀至大,而乖乎其本矣。”意即禮儀雖然重要,但違背了本質。
乖謬的繁體字為「乖謬」。
乖謬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并無太大變化。
1. 這個想法太乖謬了,根本行不通。
2. 他的行為實在太乖謬了,完全無法理解。
乖謬的相關詞彙有:乖離、乖張、荒謬、荒唐。
乖謬的近義詞為:離奇、怪誕、古怪。
乖謬的反義詞為:正常、合理、合情合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