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乖絕的意思、乖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乖絕的解釋

(1).分離;隔絕。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晉書·苟晞傳》:“王塗圮隔,方貢乖絶,宗廟闕蒸嘗之饗,聖上有約食之匱。” 南朝 宋 鮑照 《代悲哉行》:“翔鳴尚疇偶,所歎獨乖絶。”

(2).聰慧至極。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娥》:“一媪拍頸曰:‘莫道他騃若,意念乖絶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乖絕"是一個在現代漢語中極為罕見且幾乎不再使用的古語詞,其含義需要結合古漢語語境和單字釋義進行理解。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單字釋義與構詞分析

  1. 乖 (guāi):
    • 本義:背離、違背、不協調。《說文解字》:“乖,戾也。”指事物違背常理或相互抵觸的狀态。
    • 引申義:性情古怪、不順從、不聽話(現代常用義)。也指機靈、伶俐(如“乖巧”)。
    •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3. (第1卷,第1622頁)
  2. 絕 (jué):
    • 本義:斷、斷絕。《說文解字》:“絕,斷絲也。”
    • 引申義:窮盡、消失、獨一無二、極端的(如“絕技”、“絕頂”)。
    •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3. (第9卷,第1053頁)
  3. 構詞法:“乖絕”屬于并列式複合詞,由兩個意義相近或相關的單字“乖”和“絕”組合而成,共同強化某種“背離常态、極端異常”的狀态。

二、“乖絕”的詞義解析 綜合“乖”與“絕”的核心含義,“乖絕”一詞可理解為:

三、使用語境與現狀

四、權威參考與結論


請注意:由于“乖絕”在現代并非規範或常用詞彙,以上解釋是基于古漢語語素和構詞法的專業推斷。在要求精确釋義的現代語境(如教育、出版、法律)中,應避免使用此類生僻古語詞。

網絡擴展解釋

“乖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分離、隔絕
    指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或關系斷裂。例如三國時期曹植在《求通親親表》中寫道:“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描述兄弟間因不通婚而疏遠的狀态。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常見,多用于描述親情、政治或社會關系的隔閡。

  2. 聰慧至極
    形容人聰明靈巧、思維獨特。清代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青娥》中記載:“一媪拍頸曰:‘莫道他騃若,意念乖絶也!’”即用“乖絕”稱贊孩童的機敏。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哀耗挨剋暗地裡澳門币八竿子打不着拜影寶钗樓蔽闇辯問兵毀裁抑斥駡丑恥刺兵翠雲打官話搭話打漿誕伐導讀钿函締生斷察發隱擿伏谷土箍紋孤枕駭膽寒錫河鳗回殘回天無力江幹幾頭聚積趷落磕匝類帖樂業安居寮司瀝瀝拉拉林虞劉杜目生潘陸顔謝鉛闆輕诋肉鴿塞怨三等三色堇删洗刷啦騰駕蜩鷽頭把兒挖腰包文瘋文譽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