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官宰夫的八項職守,即正、師、司、旅、府、史、胥、徒。《周禮·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辨其八職:一曰正,掌官法以治要;二曰師,掌官成以治凡;三曰司,掌官法以治目;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數;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七曰胥,掌官叙以治叙;八曰徒,掌官令以徵令。” 鄭玄 注:“别異諸官之八職,以備王之徵召所為。”
“八職”是源自《周禮》的古代職官術語,特指周代宰夫(官職名)所掌管的八種職務分類,具體包括:
八職指周代宰夫在《周禮·天官·宰夫》中劃分的八項職守,分别為:
此詞屬于古代職官專名,現代日常交流中幾乎不再使用,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其内涵。
八職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為bā zhí。它的意思是指古代官員中的八種職位。
八職的拆分為“八”和“職”,其中“八”是指數字“8”,表示數量;“職”是指職務、職位。它的部首是“耳”,總共由9個筆畫組成。
八職是中國古代的官職之一,來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的官制體系。在繁體字中,八職的寫法為“八職”。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八職的古代寫法為“八職”。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比較繁複,有時字形會有些差異。
1. 古代的八職包括吏、禦、卿、大夫、士、丞、令和史。
2. 八職分為三公和六卿。
3. 八職是古代官員的身份和職位的象征。
八職可與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例如:
1. 八職齊備:指八種職位全部都有。
2. 八職争鋒:指八種職位之間的競争激烈。
3. 八職位齊全:指八種職位都有,缺一不可。
八職的近義詞包括八官、八員;反義詞為非職、無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