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棍虎的意思、棍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棍虎的解釋

惡棍,無賴之徒。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甦排落甲》:“每遇值年,則糧胥書總,保歇圖差,與在城之棍虎,若羣蟻聚羶,鹹思蠶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棍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詞義

“棍虎”指惡棍、無賴之徒,通常用于形容品行惡劣、橫行霸道的人。例如清代黃六鴻在《福惠全書》中提到:“與在城之棍虎,若群蟻聚膻,鹹思蠶食”,生動描繪了這類人如蟻附膻般貪婪的丑态。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獻出處:該詞最早見于清代黃六鴻的《福惠全書·錢穀·甦排落甲》,用于批判當時社會中的腐敗現象。
  2. 構詞特點:由“棍”(指無賴)和“虎”(比喻兇惡)組合而成,帶有貶義色彩,常見于古代公文或批判性文本中。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棍虎”一詞已較為罕見,多作為曆史詞彙或文學表達使用,例如在描述古典社會風貌時可能引用。部分方言或特定語境下,可能保留類似含義,但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相關詞彙

近義詞包括“惡棍”“地痞”等,反義詞則如“君子”“善類”。需注意“棍虎”與“光棍”“潑皮”等詞的細微差異,前者更強調“兇惡”屬性。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福惠全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