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募的意思、顧募的詳細解釋
顧募的解釋
雇傭征募。 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補兵足食事宜》:“且戍軍在其鄉則食減支六鬥,在邊則食行糧四鬥五升,則是一軍止食半軍之米,在邊扣其餘米亦足顧募半軍。”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田制三》:“ 嘉靖 末行一條鞭法,通府州縣十歲中夏稅、秋糧、存留、起運之額,均徭、裡甲、土貢、顧募、加銀之例,一條總徵之。”
詞語分解
- 顧的解釋 顧 (顧) ù 回頭看,泛指看:顧眄。顧名思義。回顧。 照管,注意:顧及。顧忌。顧慮。顧念。顧恤。顧全。顧問。顧惜。兼顧。 商店或服務行業稱來買貨物或要求服務的:顧客。惠顧。主顧。 拜訪:三顧茅廬。
- 募的解釋 募 ù 廣泛征求:招募。募集。募捐。募款。募兵。征募。 筆畫數:; 部首:力;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顧募”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ɡù mù,其核心含義為雇傭征募,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通過雇傭方式招募人員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顧:此處通“雇”,指支付酬勞的雇傭行為。
- 募:指征召、募集。
- 合義:通過支付酬勞的方式征募人員,常見于軍事或勞役場景。
2.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 明代例證:唐順之在《條陳薊鎮補兵足食事宜》中提到,戍邊軍隊通過節省糧饷“扣其餘米亦足顧募半軍”,說明“顧募”是補充兵力的經濟手段。
- 清代例證:黃宗羲《明夷待訪錄·田制三》記載,一條鞭法将“顧募”納入賦稅項目,反映其在財政制度中的應用。
3.與其他詞彙的關聯
- 均徭、裡甲:與“顧募”同為明代賦役制度中的類别,但“顧募”特指有償征募,區别于強制勞役。
- 近義詞:雇傭、招募;反義詞:強征、攤派。
4.現代網絡釋義
- 網絡資料多沿用傳統解釋,強調“雇傭征募”的核心含義,但需注意部分來源權威性較低(如、4)。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賦役制度或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及《明史》《明夷待訪錄》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