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古律的意思、古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古律的解釋

(1).指古樂律。古代認為度量衡之制起于樂律。《遼史·樂志》:“十二律用 周 黍尺九寸管,空徑三分為本。 道宗 大康 中,詔行秬黍所定升鬥,嘗定律矣。其法大抵用古律焉。”《清通典·樂四》:“ 宋 蔡元定 《律呂新書》亦附之篇後,顧古律既亡,度量權衡之制無所折衷。”參見“ 古律尺 ”。

(2).指古時的律令。《新唐書·趙冬曦傳》:“古律條目千餘。 隋 時姦臣侮法……一辭而廢條目數百。自是輕重沿愛憎,被罰者不知其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古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領域進行解釋:

一、文學體裁(詩歌) 指唐代形成的特殊律詩形式,又稱「拗律」或「古風式律詩」。這類詩歌在字數、句數、押韻、對仗上符合律詩規範,但平仄運用打破近體詩規則,保留古體詩特點。例如:

二、曆史與制度

  1. 古代樂律
    指以樂律為基礎的度量衡制度,如《遼史·樂志》記載的周代黍尺定音法,以及蔡元定《律呂新書》對古樂律的考據。
  2. 古代律令
    特指隋唐前的法律體系,如《新唐書》提到“古律條目千餘”,反映早期律法的複雜性,後因簡化導緻司法标準混亂。

三、語言文化
作為成語使用時,泛指古代約束社會行為的法律或制度規則,強調其曆史性與規範性。

補充說明:需注意該詞在文學研究中的使用頻率較高,而在法律史領域更多以“古律令”等複合詞形式出現。不同語境下的具體含義需結合文獻原文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