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古律的意思、古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古律的解釋

(1).指古樂律。古代認為度量衡之制起于樂律。《遼史·樂志》:“十二律用 周 黍尺九寸管,空徑三分為本。 道宗 大康 中,詔行秬黍所定升鬥,嘗定律矣。其法大抵用古律焉。”《清通典·樂四》:“ 宋 蔡元定 《律呂新書》亦附之篇後,顧古律既亡,度量權衡之制無所折衷。”參見“ 古律尺 ”。

(2).指古時的律令。《新唐書·趙冬曦傳》:“古律條目千餘。 隋 時姦臣侮法……一辭而廢條目數百。自是輕重沿愛憎,被罰者不知其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古律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古律"由"古"與"律"構成,指代古代的音律制度或法律規範。《漢語大詞典》定義為:"古代制定的樂律或法律準則",強調其曆史性和規範性特征。在《古代漢語詞典》中,特指周代形成的"十二律呂"體系,包含黃鐘、大呂等音高标準,用于規範禮樂制度。

二、曆史演變 據《周禮·春官》記載,古律最初應用于祭祀禮樂,後衍生出法律含義。《漢書·律曆志》印證,秦漢時期已将音律原理運用于度量衡制定,形成"律度量衡"的統一體系。唐代孔穎達在《五經正義》中闡釋:"律者,法也。古者以竹管定律,以正度量"。

三、應用實例

  1. 文學領域:劉勰《文心雕龍·樂府》載:"古律之體,猶存雅音",指古典詩詞的聲韻規範。
  2. 法律領域:《唐律疏議》引古律條文作為判例依據,如"八議"制度源自周代舊律。
  3. 音樂領域:朱載堉《律呂精義》系統整理了古律的數學計算模型,提出十二平均律理論。

主要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古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領域進行解釋:

一、文學體裁(詩歌) 指唐代形成的特殊律詩形式,又稱「拗律」或「古風式律詩」。這類詩歌在字數、句數、押韻、對仗上符合律詩規範,但平仄運用打破近體詩規則,保留古體詩特點。例如:

二、曆史與制度

  1. 古代樂律
    指以樂律為基礎的度量衡制度,如《遼史·樂志》記載的周代黍尺定音法,以及蔡元定《律呂新書》對古樂律的考據。
  2. 古代律令
    特指隋唐前的法律體系,如《新唐書》提到“古律條目千餘”,反映早期律法的複雜性,後因簡化導緻司法标準混亂。

三、語言文化
作為成語使用時,泛指古代約束社會行為的法律或制度規則,強調其曆史性與規範性。

補充說明:需注意該詞在文學研究中的使用頻率較高,而在法律史領域更多以“古律令”等複合詞形式出現。不同語境下的具體含義需結合文獻原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襃勉弊衣箪食材智曹郎常違赤縣傳録粗猛打抱不平打筋鬥道根東倒西歪方祇飛鸓封建主鳳屏風轫福德星君歌壇官架子官身祗候龜文鳥迹歸降話裡有刺讙露花囿減算精稗驚靁計日以期酒果角抵社爵饧奎宿蘭澤累囚羅襕旅币買青苗明月清風謬得偶發迫淫遷調蜣丸牽紅絲潛朗齊展展任木忍忮肉刺柔情蜜意森疎善覺神而明之升力甚言天堂地獄無解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