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葫蘆。《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東蘠雕胡,蓮藕觚盧。"顔師古注引張晏曰:"觚盧,扈魯也。"王先謙補注:"觚盧,即瓠?。觚盧﹑瓠?﹑扈魯,并一聲之轉。"一說,是菰茭(菰米的嫩莖)和蘆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作"菇蘆"。
“觚盧”是古代文獻中的植物名稱,具體含義存在兩種解釋:
基本釋義
指葫蘆,這一說法源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中的記載:“東蘠雕胡,蓮藕觚盧。”唐代顔師古注解時引用張晏的觀點,認為“觚盧”與“扈魯”“瓠”等詞為同源異形,屬于語音相近的轉寫形式。
另一說
部分學者認為“觚盧”是菰茭(菰米的嫩莖)和蘆筍的合稱。這一解釋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寫作“菇蘆”,可能是因字形或方言差異導緻的變體。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漢書》《史記》原文語境進一步理解具體所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