瞽漏的意思、瞽漏的詳細解釋
瞽漏的解釋
愚妄疏漏,沒有識見。 唐 盧照鄰 《雙槿樹賦》:“學涉蕪淺,文多瞽漏。”
詞語分解
- 瞽的解釋 瞽 ǔ 盲人,瞎子:“離婁微睇兮,瞽以為無明。” 瞎:瞽者。 古代樂師。 不達事理;沒有見識;“棄老取少謂之瞽。” 筆畫數:; 部首:目; 筆順編號:
- 漏的解釋 漏 ò 物體由孔或縫透過:壺裡的水漏光了。漏風。滲漏。漏洩(a.水、光等流出或透出;b.洩露)。漏電(跑電)。 洩露:走漏消息。漏底(洩露内情)。透漏。 脫逃或無意放過:疏漏。遺漏。挂一漏萬。漏網之魚
網絡擴展解釋
“瞽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詞義解析
- 核心含義:指“愚妄疏漏,沒有識見”(),常用于形容人見識淺薄、言論或行為存在疏漏。
- 字義分解:
- 瞽(gǔ):本義為盲人,引申為“缺乏辨識力”或“愚昧”;
- 漏(lòu):原指物體有孔縫導緻滲漏,此處比喻“疏漏、不周密”。
- 語境示例:唐代盧照鄰在《雙槿樹賦》中自謙:“學涉蕪淺,文多瞽漏”(),意為學識粗淺,文章中多有疏漏和淺見。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學或書信中,表達自我謙遜或委婉批評他人觀點不嚴謹。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僅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創作。
注意:該詞含貶義或自謙色彩,實際運用需結合語境,避免現代口語中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