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角的意思、觚角的詳細解釋
觚角的解釋
鋒芒;棱角。 宋 曾鞏 《尚書都員外郎陳君墓志銘》:“為吏去觚角,絀雕琢,以平易敦樸為務。” 明 劉崧 《東家歎》詩:“上梢雲霞起觚角,下斲山石開垣基。”
詞語分解
- 觚的解釋 觚 ū 古代酒器,青銅制,盛行于中國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細腰,高圈足。 古代用來書寫的木簡:操觚。 棱角:“甘泉泰??(?)紫壇,八觚宣通象八方”。 劍柄:“操其觚,招其末”。 古同“弧”,獨立
- 角的解釋 角 ǎ 牛、羊、鹿等頭上長出的堅硬的東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質。 形狀像角的:菱角。皂角。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陸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國山東省)。 幾何學指從一點引出兩條直線所夾成的平面部分:
網絡擴展解釋
“觚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觚角”讀作gū jiǎo,意為鋒芒或棱角。其中:
- 觚:本指古代有棱角的青銅酒器(),後引申為棱角、鋒芒;
- 角:原指動物頭部的角,後也用于形容尖銳或突出的部分。
二、文獻用例
- 曾鞏《尚書都員外郎陳君墓志銘》中提到“去觚角,黜雕琢”,指為官者應摒棄鋒芒,追求樸實平易的作風()。
- 劉崧《東家歎》中“雲霞起觚角”一句,以觚角的棱角形态比喻建築飛檐的銳利線條()。
三、引申含義
該詞常被用于比喻:
- 具體形态:如器物、建築的棱角;
- 抽象特質:如性格的鋒芒或處事風格的銳利,後衍生出“去觚角”等表達,強調收斂鋒芒、融入世俗的處世哲學()。
四、文化關聯
“觚”作為商周時期的禮器,其棱角分明的造型體現了青銅器的莊重感(),這種器物特征進一步強化了“觚角”一詞的棱角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