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慮害怕。 清 曾國藩 《湘鄉昭忠祠記》:“忠誠者起而矯之,克己而愛人,去僞而崇拙,躬履諸艱而不責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遠遊之還鄉而無所顧悸。”
“顧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為顧慮害怕,多用于形容因擔憂或恐懼而産生心理上的不安狀态。以下是具體解釋及補充信息:
核心含義
“顧”指顧慮、擔憂,“悸”本義為因害怕而心跳加速(如《說文解字》中“悸,心動也”)。兩字組合後,表示因内心顧慮或恐懼而産生的不安情緒。
用法與出處
該詞多見于古文,例如清代曾國藩《湘鄉昭忠祠記》中的例句:“浩然捐生,如遠遊之還鄉而無所顧悸。”
句中“無所顧悸”意為毫無畏懼與顧慮,強調一種坦蕩無畏的精神狀态。
單字釋義
現代關聯詞
與“心悸”(醫學上指心跳不適感)不同,“顧悸”更側重心理層面的擔憂,而非生理症狀。
該詞屬于書面化表達,日常使用較少,但在文學或曆史類文本中可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如需進一步了解“悸”的詳細字義,可參考《說文解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