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寄的意思、孤寄的詳細解釋
孤寄的解釋
(1).猶托孤。《漢書·元後傳》:“﹝ 安陽侯 ﹞ 舜 既見,太後知其為 莽 求璽,怒駡之曰:而屬父子宗族,蒙 漢 家力,富貴累世,既無以報,受以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復顧恩義。” 顔師古 注:“孤寄,言以孤寄託之。”
(2).獨身寄居他鄉。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寄梁汾》詞:“别來我亦傷孤寄,更那堪冰霜摧折,壯懷都廢。”
詞語分解
- 孤的解釋 孤 ū 幼年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孤兒。遺孤。托孤。孤寡鳏獨(孤兒,******,無妻或喪妻的人,年老無子女的人)。 單獨:孤單。孤獨。孤立。孤僻。孤傲。孤茕(單獨無依然)。孤介。孤身。孤危。孤芳自賞。孤苦伶仃
- 寄的解釋 寄 ì 托付:寄托。寄存。寄情。寄懷。寄意。 依靠,依附:寄居。寄食。寄生蟲。 托人傳送,特指由郵局傳遞:寄信。寄錢。 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子。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孤寄”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ū jì”,具有兩層主要含義:
一、基本釋義
-
托孤
指臨終前将孤兒托付給他人照顧,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漢書·元後傳》中記載:“受以孤寄”,即指接受托孤的責任。唐代顔師古注解時強調“以孤寄托之”,更明确了這一含義。
-
獨身寄居他鄉
形容獨自在異地生活,缺乏親友的支持。清代納蘭性德的作品中曾用此意,表達漂泊無依的狀态。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在陌生環境中的孤獨感,如異國求學、工作等場景。
二、用法與典故
- 古典用法:多與責任相關,如“托孤寄命”形容接受重要囑托(例:公元649年奉節地名典故)。
- 現代延伸:側重情感層面的孤獨,如“孤寄他鄉”描述遊子的心境。
三、示例參考
- 古籍例句:“而屬父子宗族……受以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漢書》)
- 現代造句:“他孤寄海外,常感寂寥。”(查字典)
若需進一步探究文獻出處或更多例句,可查閱《漢書·元後傳》或清代文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