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主的意思、貴主的詳細解釋
貴主的解釋
(1).尊貴的公主。《後漢書·窦憲傳》:“今貴主尚見枉奪,何況小人哉!”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貴主冠浮動,親王轡鬧裝。” 宋 錢愐 《錢氏私志·尚主》:“舊例,貴主畫堂垂簾坐,舅姑拜於簾外, 賢穆 奏乞行常人禮,上與慈聖大喜,再三稱歎,詔從所請。” 清 唐甄 《潛書·遠谏》:“嫡庶諸子,駢首就繫;後嬪貴主,受辱於人。”
(2).敬稱他國國君。《晉書·張駿傳》:“﹝ 李雄 ﹞謂 淳 曰:‘貴主英名蓋世,土險兵盛,何不稱帝,自娛一方?’”《北史·胡叟傳》:“ 叟 曰:‘貴主奉正朔而弗淳,慕仁義而未允。吾之擇木,夙在 大魏 ,與子暫違,非久闊也。’”
詞語分解
- 貴的解釋 貴 (貴) ì 價錢高,與“賤”相對:貴賤(a.價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無論如何)。春雨貴如油。 指地位高:貴族。貴戚。貴望(尊貴的門第和聲望)。 敬辭,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貴國。貴
- 主的解釋 主 ǔ 權力或財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腦: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財物的人)。當家作主。 舊時臣子稱君王,下級稱上級,仆人稱家主:君主。主上。 對事物的意見或認為應當如何處理,決定:主張。主見。主意。主義
網絡擴展解釋
“貴主”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結合曆史文獻和詞典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尊貴的公主
主要用于古代對皇室公主的尊稱。例如:
- 《後漢書·窦憲傳》提到“今貴主尚見枉奪,何況小人哉!”
- 唐代白居易詩中也有“貴主冠浮動,親王轡鬧裝”的描述。
-
對他國國君的敬稱
常用于外交或書信中,表示對他國統治者的尊敬。例如:
- 《晉書·張駿傳》記載李雄稱對方為“貴主英名蓋世,土險兵盛”。
- 《北史·胡叟傳》中也有類似用法。
二、補充說明
- 現代引申義: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擴展為“尊貴的主人或重要人物”,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引申。
- 構詞解析:“貴”表尊貴,“主”指主人或君主,組合後強調地位崇高。
三、使用場景
- 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正式場合,如史書、詩詞或外交文書。
- 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中。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晉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