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志的意思、歸志的詳細解釋
歸志的解釋
(1).返回的念頭。《左傳·襄公九年》:“師老而勞,且有歸志。”《孟子·公孫丑下》:“夫出 晝 ,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後浩然有歸志。”
(2).猶歸服。《孔叢子·論書》:“苟由其道緻其仁,則遠方歸志而緻其敬焉。” 南朝 齊 謝朓 《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況廼服義徒擁,歸志莫從。”
詞語分解
- 歸的解釋 歸 (歸) ī 返回,回到本處:歸國。歸程。歸僑。歸甯(回娘家看望父母)。歸省(媙 )(回家探親)。歸真反璞。 還給:歸還。物歸原主。 趨向,去往:歸附。衆望所歸。 合并,或集中于一類,或集中于一地:
- 志的解釋 志 ì 意向:志願。志氣。志趣(志向和興趣)。志士(有堅決意志和高尚節操的人)。志學。 記,記在心裡: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記號:标志。 記載的文字:雜志。志怪(記載怪異的事)。 稱輕重,量長短、多
網絡擴展解釋
“歸志”是一個漢語詞語,包含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返回的念頭
指因疲倦、思鄉等原因産生的歸家或返程意願。例如:
- 《左傳·襄公九年》:“師老而勞,且有歸志。”(軍隊長期征戰疲憊,士兵産生回鄉的念頭)
- 《孟子·公孫丑下》:“予然後浩然有歸志。”(我于是堅定地想要離開)
-
歸服、歸順
表示對某種理念、人物或勢力的心悅誠服。例如:
- 《孔叢子·論書》:“遠方歸志而緻其敬焉。”(遠方的人因信服而表達敬意)
二、使用場景
- 個人志向:形容重新堅定理想,如“曆經挫折後,他終有歸志”。
- 群體行動:描述軍隊、團隊因疲憊或任務完成後的返回意願,如的造句“整棹浮舟,以示歸志”。
- 文學表達:多用于古文或正式語境,體現對目标、信仰的回歸。
三、相關詞語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典文獻釋義及現代用法,如需更詳細出處可參考《左傳》《孟子》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