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詭變而複雜。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若情數詭雜,體變遷貿。拙辭或孕於巧義,庸事或萌於新意。視布於麻,雖雲未費。杼軸獻功,煥然乃珍。”
“詭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文心雕龍》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詭雜是一個由諧音詞組合而成的詞語,具有玩世不恭、不合常規等意味。它包含了“詭”和“雜”兩個字。
“詭”字的拆分部首是讠,共有8畫;“雜”字的拆分部首是木,共有8畫。
《康熙字典》中,“詭雜”一詞并沒有單獨的解釋。研究認為,這個詞可能源于南方方言,後來擴展為全國範圍使用。它在口語中被廣泛使用,用來形容某些奇怪、離奇或故意刁難他人的事物。
《詭雜》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詭雜」。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詭雜》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詭雜」。
1. 這間鬼屋裡的裝置設計太詭雜了,每一步都讓人感到緊張刺激。
2. 這部電影的劇情相當詭雜,看得人始終猜不透下一步會發生什麼。
3. 他那個故事實在太詭雜了,根本無法理解其中的邏輯。
1. 詭計:指用奸詐、欺騙的手段達到某種目的。
2. 雜亂:指事物無序、紛雜,缺乏條理。
3. 詭異:形容異常、奇怪、離奇的事物。
1. 怪異
2. 神秘
3. 奇怪
1. 平凡
2. 常規
3. 正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