刿心鉥目的意思、刿心鉥目的詳細解釋
刿心鉥目的解釋
刿:傷,割;鉥:長針,指用針刺。眼睛被割,心被刺。形容觸目驚心。
出處:
唐·韓愈《貞曜先生墓志》:“及其為詩,刿目鉥心,刃迎縷解。”
事例:
見外洋舟車之利,火器之精,刿心鉥目,震悼失圖,謂今之天下,雖孔子不治。 ★清·譚嗣同《治言》
欲以末學陋識,操觚竄定其間,雖複窮老盡氣,刿目鉥心,亦何所發明?★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序》
詞語分解
- 刿的解釋 刿 (劌) ì 刺傷。 筆畫數:; 部首:刂; 筆順編號:
- 目的解釋 目 ù 眼睛:目光。醒目。曆曆在目。目指氣使(用眼光和氣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驕橫傲慢的神志。亦作“頤指氣使”)。 看,視:目語。目論(喻沒有自知之明或淺陋狹隘的見解)。 想要達到的地點、境地或想要得
專業解析
"刿心鉥目"(guì xīn shù mù)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成語,其含義深刻且帶有強烈的文學色彩。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和古籍文獻的記載,其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形容文辭或景象極其尖銳、深刻,直刺人心、觸目驚心,使人内心受到極大震撼或刺痛。強調感官與心靈受到強烈沖擊後的不適感或警醒感。
二、逐字解析與引申義
- 刿 (guì): 本義指用刀刺傷、割傷。引申為刺痛、傷害。
- 心 (xīn): 指内心、心靈。
- 鉥 (shù): 本義指長針,作動詞指用針刺。引申為刺、紮。
- 目 (mù): 指眼睛、視覺。
- 組合起來,“刿心”意為刺痛心靈,“鉥目”意為刺紮眼睛。整個成語生動地描繪了某種文字、言論、景象或事件給人帶來的強烈感官刺激和心靈震撼,常帶有負面感受(如驚駭、痛苦、警醒),但也可能用于形容藝術效果的強烈沖擊力。
三、用法與語境
- 形容文辭犀利深刻: 多指文章、言論尖銳潑辣,揭露深刻,直指要害,讀後令人心驚肉跳、深受觸動。例如:“其文辭刿心鉥目,發人深省。”
- 形容景象慘烈驚人: 指看到的場面極其悲慘、恐怖或震撼,讓人不忍直視,内心受到沖擊。例如:“戰後的慘狀,真可謂刿心鉥目。”
- 情感色彩: 通常帶有負面或警示意味,強調不適感、刺痛感和震撼力。但在文學評論中,也可中性或略帶褒義地形容藝術效果的強烈與深刻。
四、近義詞辨析
- 觸目驚心: 強調所見景象令人震驚。與“刿心鉥目”在形容景象時接近,但“刿心鉥目”更強調刺痛感(包含心靈和視覺),且可用于文辭。
- 驚心動魄: 強調使人神魂震驚,多形容緊張、驚險、壯觀等場面或感受,範圍更廣,刺痛感不如“刿心鉥目”強烈。
- 嘔心瀝血: 強調費盡心思,多用于創作過程的艱辛,與“刿心鉥目”的刺痛、震撼效果不同。
- 刻骨銘心: 強調記憶深刻難以忘記,可以是正面或負面經曆,不強調即時的刺痛震撼感。
五、古籍例證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誇飾》: “談歡則字與笑并,論戚則聲共泣偕,信可以發蘊而飛滞,披瞽而駭聾矣。” 雖未直接用“刿心鉥目”,但“披瞽而駭聾”所追求的強烈感染力與“刿心鉥目”的藝術效果相通。
- 後世文論中常以此語形容杜甫、白居易等關注社會現實、筆鋒犀利的詩人作品,稱其詩作能“刿心鉥目”,令讀者感同身受,深刻認識到社會疾苦。
六、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對“刿心鉥目”有明确收錄和釋義,是當前最權威的大型漢語語文詞典之一。其釋義為:“猶言嘔心瀝血。比喻用盡心思。刿,刺傷;鉥,長針,指用針刺。引申為深刻。” 此釋義強調了創作時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義),同時也點明了字面刺傷之意(深刻、震撼義)。 [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紙質版或授權數據庫]
- 《辭源》(第三版): 作為曆史性漢語語文工具書,注重溯源和古義。其釋義更側重字面刺傷義及引申的震撼效果:“謂刺心刺目。形容感受深刻,驚心駭目。” [可查閱《辭源》紙質版或授權數據庫]
- 《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收錄該成語,釋義為:“形容使人内心受到極大震撼。” 解釋簡潔明了。 [可查閱商務印書館《成語大詞典》紙質版]
- 古代文學批評文獻: 如明清詩話、文論中常有運用此成語評價作品,體現了其在傳統文論中的地位。例如清人評杜甫詩“刿目鉥心”(同“刿心鉥目”),言其深刻。
“刿心鉥目”是一個形象生動、力度極強的成語,核心含義在于描述某種尖銳、深刻的事物(尤其是文辭或景象)給人帶來的強烈心靈刺痛和視覺沖擊,令人震撼、警醒或不適。其使用多見于書面語,尤其在文學評論和曆史描述中。
網絡擴展解釋
“刿心鉥目”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uì xīn shù mù,其核心含義是形容觸目驚心的場景或感受。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刿:割傷;鉥:長針,引申為刺。字面意為“眼睛被割、心被刺”,比喻所見所感極其震撼或令人驚駭。
出處與用法
- 來源:唐代韓愈《貞曜先生墓志》中“及其為詩,刿目鉥心,刃迎縷解”,原用于形容詩文創作的精妙與深刻。
- 引申義:後多用于描述極端觸動人心的場景,如清代譚嗣同《治言》中借以表達對西方技術沖擊的震撼。
相關辨析
-
與“鉥心刿目”的區别
部分資料(如、6、7)提到“鉥心刿目”有“殘忍刑罰” 或“嘔心瀝血” 的釋義,但權威文獻中“刿心鉥目”更側重“視覺與心理的沖擊”,二者可能存在字序差異導緻的含義分化。
-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觸目驚心、驚心動魄
- 反義詞:平淡無奇、習以為常
使用示例
- 例句:
“見外洋舟車之利,火器之精,刿心鉥目,震悼失圖。”(清·譚嗣同《治言》)
解析:此處形容西方科技帶來的強烈震撼與沖擊。
該成語強調視覺與心理的雙重沖擊,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需注意與“鉥心刿目”的差異,避免混淆。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貞曜先生墓志》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暗弱凹凸印不弟財鹵昌富癡望膽破心寒吊場調職齃鼻惡相儀防不勝防飯齊風聞論事風序浮宕副東幹幹脆脆歌諷鹳鵝合韻黃镮悔心忽突錦繡腸疾早鐍鎖狙候空海鹍雞料谷列戟流逋六賊緑舌芒然自失馬蹄表綿延起伏旁征博引辟水犀錢櫃親郊窮墉肉茸茸桑田滄海石紐四溢醓醢逃潛鐵十字投井下石土地堂退潰托援讬蹤五袴歌汙澤閑集線性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