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以身體力行為貴。《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漢 河上公 注:“知者貴行,不貴言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勤求》:“古人質正,貴行賤言,故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辭説。” 明 宋濂 《故民匠提舉司知事許府君墓志銘》:“為學貴行,不行而能言,雖如簇錦,将何施邪!”
敬稱他人職業。《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你既要做雅人,為什麼還要做你這貴行?”
“貴行”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
重視實踐行動
指推崇身體力行而非空談,強調實踐的重要性。
例如《老子》漢河上公注“知者貴行,不貴言也”,《抱樸子》中“貴行賤言”均體現這一思想。
明代宋濂更直言“為學貴行,不行而能言,雖如簇錦,将何施邪”。
敬稱他人職業
作為社交用語,用于尊稱對方從事的行業。
如《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中“為什麼還要做你這貴行”,此處指對方職業。
類型 | 適用語境 | 示例 |
---|---|---|
古典 | 學術讨論、古籍解讀 | “君子貴行而賤言” |
現代 | 商務交流、社交場合 | “貴行近期推出的服務很受歡迎” |
可通過等來源進一步查閱古籍例證及現代用法演變。
《貴行》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意思指的是高尚的行為或者崇高的事業。
《貴行》的部首是貝,共有16個筆畫。
《貴行》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文化傳統,用來形容那些具有高尚品質和崇高行為的人或者事物。在古代,人們認為崇高的行為是非常寶貴的,因而形成了這個詞語。
《貴行》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貴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貴行》在古時候的寫法是「貴行」,其中「貴」的意思是富貴、尊貴,而「行」代表着行為或者事業。
以下是一些使用《貴行》這個詞的例句:
1. 他的慷慨解囊展現了一個真正貴行的人的品質。
2. 這種慈善活動是一個貴行的例子,值得我們學習和推廣。
3. 她的職業道德和真誠的工作态度展現了她的貴行特質。
與《貴行》相關的組詞有:
1. 貴族:指的是高貴出身的人或者具有高貴地位的人。
2. 行為:指的是人類的動作和舉止。
3. 高尚:形容具有高度道德或者品格上崇高的人。
《貴行》的近義詞有崇高、高貴;反義詞則有卑劣、下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