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髓椒漿的意思、桂髓椒漿的詳細解釋
桂髓椒漿的解釋
泛稱美酒。 明 邵璨 《香囊記·投宿》:“[浄]胡説,你有多少樣酒?[丑]洞庭春、石凍春……桂髓椒漿、蘭英桑落、烏程白堕、醥醑醍醐,般般有,品品高。”
詞語分解
- 桂的解釋 桂 ì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别稱:桂劇。桂系軍閥。 〔桂花〕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葉橢圓形,開白色或暗黃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氣,供觀賞,亦可做香料,通稱“木犀”;簡稱“桂”,如“金桂”,“桂子飄香”、“桂輪
- 椒漿的解釋 以椒浸制的酒漿。古代多用以祭神。《楚辭·九歌·東皇太一》:“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漢書·禮樂志》:“勺椒漿,靈已醉。” 唐 王維 《椒園》詩:“椒漿奠瑤席,欲下 雲中君 。” 清 朱彜尊
網絡擴展解釋
“桂髓椒漿”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該詞泛指美酒,強調酒品的珍貴與醇香,常用于文學作品中烘托宴飲場景的華美氛圍。
二、讀音與構成
- 拼音:guì suǐ jiāo jiāng
- 注音:ㄍㄨㄟˋ ㄙㄨㄟˇ ㄐㄧㄠ ㄐㄧㄤ
- 構成解析:
以“桂”(桂花)、“椒”(花椒)兩種香辛植物,搭配“髓”(精華)、“漿”(液體),比喻酒中佳品,突顯香氣馥郁的特點。
三、出處與用法
- 最早文獻:
出自明代戲曲家邵璨的《香囊記·投宿》一折,原文列舉多種名酒時提到:“桂髓椒漿、蘭英桑落……”。
- 用法場景:
多用于描繪宴席或待客時酒類豐盛,如:“桂髓椒漿列華筵,賓主盡歡”(虛拟示例)。
四、與相關詞的區别
- 桂酒椒漿:
出自《楚辭·九歌》,指以桂花和花椒浸泡的酒漿,更側重具體制法;而“桂髓椒漿”為泛稱,文學色彩更濃。
五、總結
“桂髓椒漿”是古代詩文中的雅稱,通過植物意象賦予美酒以香氣與品質的聯想,適合用于文學創作或典故引用。如需查看更多文獻例證,可參考《香囊記》原文或其他古典戲曲文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桂髓椒漿的詞義
《桂髓椒漿》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指藥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桂髓椒漿》這個詞可以拆分成“木”、“骨”、“艹”、“水”、“䒑”、“江”六個部首。
拆分後的筆畫數分别為4畫、9畫、3畫、4畫、11畫、5畫。
來源和繁體
《桂髓椒漿》這個成語源于古代醫藥的術語,用來形容一種由桂皮、蟲髓、椒漿等多種珍貴藥材熬煮而成的藥物。
在繁體字中,桂髓椒漿的寫法為「桂髓椒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過演變,桂髓椒漿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古時候的漢字寫作「桄梓槵漿」。
例句
他喝下了一碗桂髓椒漿,不久身體便感到溫暖舒服。
相關詞語
組詞:桂皮、蟲髓、椒漿。
近義詞:主要有效成分。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