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貴事的意思、貴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貴事的解釋

詢問他人有什麼事情的敬語。《痛史》第二回:“内中兩個太監,看見 巫忠 到來,連忙讓坐讓茶,便問:‘ 巫公公 到此有何貴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貴事"作為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詞源學角度進行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記載,"貴"字本義指價格高昂,《說文解字》釋為"物不賤也",後引申為尊貴、重要之義;"事"在甲骨文中象手持工具之形,本義為職事、職務,《爾雅·釋诂》注"事,職也"。二字組合構成偏正結構,主要呈現以下語義特征:

  1. 尊貴職務(《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 指具有特殊社會價值的重要職責,常見于古代職官體系表述。如《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王使者,貴事也",強調使者職務的重要性。

  2. 敬辭用法(《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1) 在交際語境中作為敬語,指稱對方的公務或事務。如《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敢問貴事",體現對話者事務的尊重。

  3. 價值判斷(《漢語詞源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包含對事件重要程度的評估,如《戰國策·齊策》"此貴事不可緩也",突顯事務的緊迫性與關鍵性。

該詞的曆時演變顯示語義重心從具體職官稱謂向抽象價值判斷轉移。在現代漢語中,主要保留在曆史文獻及特定禮儀用語中,日常使用頻率較低。近義詞"要務""重責"見于《同義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反義詞"瑣事""閑差"載于《反義詞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網絡擴展解釋

“貴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作為敬語使用
    指詢問他人有何事情的禮貌用語,常見于古代對話場景。例如《痛史》中提到“巫公公到此有何貴事?”(、、)。

  2. 指重要或貴重的事物
    部分詞典将其解釋為“重要的、有價值的事情”或“貴重的事物”,屬于成語用法()。

二、使用場景

三、來源與辨析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小說《痛史》,權威詞典如漢典也明确其敬語屬性(、)。部分現代詞典補充了“重要事物”的含義,但需注意兩者適用場景不同。

建議根據具體文本選擇合適釋義,古籍中通常為敬語,現代語境可能偏向抽象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奧林匹斯阿助八角鼓半路出家标式兵員不近人情串徹出秀代翟硐産方鋼風占紛訟分轍敷與高藝格式塔心理學鈎喙歸首浩首號子合兒壞木晃晃荒亂怙惡昏懦禍階激楚矜愛絹絲阃阈卵危馬師磨砺拿錯虐暑凝粹排他皮重歉收青女月寝陵阙齾鵲洲生澁樞括食養索強如通光殿銅山同役偷樂丸卵闱門文迹物圖閑吏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