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詭辟 ”。
“詭僻”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結合不同文獻來源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詭僻”同“詭辟”,主要包含兩層核心意義:
二、引申義項 根據古代文獻用例,該詞可細分為:
三、現代用法 當代語境中多用于形容:
語源與結構 由“詭”(怪異、欺詐)與“僻”(偏僻、冷門)組合而成,強調“非常規”的雙重屬性。
權威參考 建議以《漢語大詞典》釋義(見)及滬江詞典為基礎定義,結合《漢書》《新唐書》等曆史用例理解深層語義。
詭僻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奇怪、狡猾和難以捉摸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詭:語(言)字旁,共7畫。
僻:亻(人)字旁和八字頭,共12畫。
來源:
詭僻的來源可以在古代漢語中追溯到先秦時期。《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記載:“(晉國)治兵詭難,不可測。”這裡的詭難就可以理解為難以捉摸、難以預測的意思,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詭異。
繁體:
繁體字為詭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詭字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常見的寫法有“讱”、“訛”、“谇”等。僻字的寫法也可能為“辟”或“辠”。
例句:
1. 這個人言行詭僻,讓人難以捉摸。
2. 他的謀略詭僻,讓對手無法預料他的下一步。
組詞:
1. 詭谲(形容詭異)
2. 詭計(狡猾的計策)
3. 詭秘(神秘而難以解釋)
近義詞:
1. 奇異
2. 狡猾
3. 難以捉摸
反義詞:
1. 笃實
2. 明确
3. 可預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