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過則勿憚改的意思、過則勿憚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過則勿憚改的解釋

過:過錯;憚:害怕。有了錯誤,不要怕改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過則勿憚改”出自《論語》,是儒家思想中關于自我修養的重要觀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

一、基本釋義

二、深層内涵

  1. 道德修養觀
    儒家認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關鍵在于能否正視錯誤并修正。如《左傳》所言“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與“過則勿憚改”一脈相承。
  2. 實踐智慧
    指出,這句話不僅是行為準則,更是一種生活态度,倡導在錯誤面前保持謙遜與勇氣。

三、文化延伸

四、應用場景

提示:若需完整出處考證,可參考《論語·學而》與《論語·子罕》的不同版本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過則勿憚改》的意思

《過則勿憚改》是一句出自《論語·為政》的成語,意指在犯錯誤或犯錯之後,應當勇于改正并不怕困難。這句成語強調了在人生道路上,應該勇于改正自己的過錯,不要畏懼困難和艱難。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過則勿憚改》的拆分部首為:辶、忄、心、廣、心、口。而這句成語的筆畫總數為18個。

來源和繁體

《過則勿憚改》這句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為政》一章中。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在不同的版本和文獻中可能會有稍許不同的表述。它的繁體字為「過則勿憚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過則勿憚改」的「過」字,其上方是由兩個「⻌」形合成的「辶」表示。而「則」字則是由「貝」字旁和「刀」字組成。古代的「勿」字,其上方有一個「⺍」形狀的部分,被稱為「勿」旁。古代寫作的「憚」字和現代寫作的「憚」字相似,都由「忄」和「口」組成。而「改」字則依然保持着現代的寫法。

例句

1. 雖然我們犯了一些錯誤,但是隻要我們能夠勇于改正,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事情了,應該過則勿憚改。

2. 面對挑戰時,我們不能害怕困難,而應該過則勿憚改。

組詞

1. 過錯、勿畏、憚怕、改正。

近義詞

1. 錯誤需要改正:過失需修正。

2. 犯錯不怕困難:犯錯敢于更正。

反義詞

1. 錯誤不改正:犯錯久而不改。

2. 畏懼困難:憚于艱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