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音的意思、國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音的解釋

[the pronunciation adop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used by the people at large] 全國共同遵用的标準音。舊指國家審定的漢語标準音

詳細解釋

(1).國家的标準語音。 南朝 宋 謝莊 《赤鹦鹉賦應诏》:“審國音於寰中,達方聲於裔表。”

(2).一國詩歌的音樂節律。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鮑防》:“凡有感發,以譏切世弊,正國音之宗派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國音"是現代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含義:

一、國家标準語音體系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國家審定的标準語音",特指1913年讀音統一會審定、1918年公布的"老國音"體系。該體系以北京音為基礎,同時保留入聲調和部分南方方言特征,反映了民國初年語言統一運動的過渡性特征。

二、國語運動實踐産物 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國音是"國家推行的标準語"的代稱,具體指1920-1932年間國民政府推行的國語标準音。這一時期語言學家趙元任創作《國音新詩韻》,通過藝術形式傳播标準語音體系。

三、現代語言規範前身 在《中國語言學大辭典》中,國音被視為現代普通話的前期形态。1932年《國音常用字彙》正式确立北京語音為标準,标志着從"老國音"向"新國音"的轉變,最終發展為當今的普通話規範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國音”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由國家官方審定并推行的漢語标準語音,具有全國通用性。例如,現代中國以北京語音為基礎确立的普通話即為“國音”。

  2. 曆史演變

    • 南朝時期:謝莊《赤鹦鹉賦應诏》中“審國音於寰中”表明“國音”指代國家層面的标準語音。
    •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提到“正國音之宗派”,此處“國音”擴展為詩歌的韻律規範。
    • 近代:民國時期确立以北平(今北京)音為國音标準,延續至今。
  3. 功能與意義
    作為統一語言交流的工具,國音有助于消除方言差異,促進文化傳播和行政效率。

  4. 相關概念

    • 國音字母:标注國音的符號系統,如注音符號(ㄅ、ㄆ、ㄇ等)。
    • 元音與輔音:國音包含元音(如ㄚ、ㄛ)和輔音,元音是發音時氣流不受阻的音素。
  5. 現代應用
    當前“國音”與“普通話”概念高度重合,是教育、媒體、公共事務的官方語言标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如南朝至元代的演變),可參考《赤鹦鹉賦應诏》《唐才子傳》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畢備滭弗藏身參校草玄層複鬥牛場迩言方本蜚蠊鲠輔鹳鵞裹頭人寒瘁花燭夜回橋交朋友驚急力經總錢金華宴進篑齽齘進種善群酒罐子倦客匡廬牢獄連頭眉理本猛氏撚靶兒牌風蓬門荜戶平複帖前俯後仰前仆後踣氣合清穩求假去危就安肉眼凡夫塞陋三蠹善靜設辨神不守舍生得韬戈卷甲添革天竈團拜推分危迳香刹香桶兒湘芸象櫡賢良文學銷魂橋下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