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碑榜的意思、碑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碑榜的解釋

見“ 碑牓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碑榜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刻有文字的石碑或匾額,常見于紀念、标識或頌揚場景。以下從權威辭書角度分層解析:


一、基本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

碑指刻有文字的石闆,多用于紀功頌德(如墓碑、紀念碑);榜指題寫文字的匾額或木牌。二者結合後,“碑榜”泛指镌刻文字的石碑與懸挂的匾額,強調其作為文字載體的功能。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7卷第101頁。


二、文化功能解析

  1. 紀念性載體

    碑榜常承載重要曆史事件、人物事迹或文學篇章,如唐代《九成宮醴泉銘碑》記載宮殿修建始末,兼具史料與書法價值。

    例:《晉書·孫綽傳》:“必須碑榜之物,以彰其美。”

  2. 空間标識作用

    古代宮室、園林、寺廟常以碑榜标注名稱或題寫詩文,如嶽陽樓“天下江山第一樓”匾額。

    來源:《中國古代建築辭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2年)第58頁。


三、語用特征


四、古籍例證

《後漢書·窦憲傳》載燕然勒功:“刻石勒銘,紀漢威德”,此類邊塞紀功碑即屬典型碑榜應用。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卷二十三。


“碑榜”是融合物質載體與文化功能的複合概念,其價值體現于文字内容、書法藝術及曆史記憶的三重維度。

網絡擴展解釋

“碑榜”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詞義延伸

3.曆史文獻用例

4.相關擴展

“碑榜”主要指刻于石碑或懸挂于建築上的文字作品,常見于曆史文獻對書法、建築的描述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書》《宣和書譜》等古籍原文(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梨蒸食昂頭闊步比雠别筵不女裁并臣道宸歌乘虛蹈隙沉湎酒色磁帶呾逹雕面遞盜敵等耳衣犯對蜂腰隔外夠本還目旱儉鶴舞紅苕氣華貫激煩積攬鹡鸰原積衆捐軀殉國絶祀沮恐矻齊連袿遼險列徒淩迸龍路脔卷馬工枚速賣座名聞利養鬧災能夠祈夢肉山酒海弱顔桑律摔老盆書塾歲不我與損己利物頑闇妄塵而拜慰納巷歌下鍬镢下旬洩口心浮氣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