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唵吧香 ”。香名。以膽八樹的果實榨油制成,能辟惡氣。又稱膽八香。《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丫頭們又拿了個手爐,燒了塊炭,抓了一把唵吧香燒着。”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笃耨香》。
“唵叭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釋義
唵叭香(拼音:ǎn bā xiāng)是一種傳統香料,以膽八樹的果實榨油制成。其主要用途為辟除惡氣,因此也被稱為“膽八香”或“唵吧香”(異寫形式)。
制作與特性
該香料的原料為膽八樹果實,通過榨油加工而成,具有獨特的香氣。古代文獻如《本草綱目·木一·笃耨香》曾提及此香,側面印證其曆史應用。
文學記載
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七回中,描述了“唵吧香”在生活中的使用場景:“丫頭們拿了個手爐,燒了塊炭,抓了一把唵吧香燒着”,說明其作為日常熏香的功能。
其他關聯信息
該詞在漢語中常與“班香宋豔”“鳥語花香”等詞語并列出現,體現其文化意象的典雅屬性。
總結來看,唵叭香是兼具實用與文化價值的傳統香料,名稱和制法均與膽八樹密切相關,且在文學作品中有具體應用記載。
唵叭香是一個具有佛教意義的詞語,通常用于佛教禮儀和修行中。它是一個繁體漢字詞語,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唵這個字的部首是口,它由3畫組成。叭這個字的部首是口,它由5畫組成。香這個字的部首是木,它由9畫組成。
唵叭香這個詞語是從梵語中翻譯而來的,表示供奉佛陀時攜帶的花、香、食物等物品。
繁體字形為:唵叭香。
古代漢字寫法相對簡化,唵叭香的古時寫法為:唵叭香。
1. 在佛堂上,信衆們虔誠地攜帶唵叭香供奉佛陀。
2. 他每天早上都會為家中的祖先點燃唵叭香。
香火、香道、香爐、香山
供品、供奉、燃香
喪禮、掃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