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勞動人民團結戰鬥的節日。1886年5月1日, 美國 芝加哥 二十萬工人舉行大罷工,反對資本家的殘酷剝削,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經過流血鬥争,終于取得了勝利。18 * 7月,在 巴黎 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決定以象征工人階級團結、鬥争、勝利的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勞動節、五一節。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全球範圍内慶祝勞動者貢獻的節日,其核心含義與曆史背景如下:
國際勞動節定于每年5月1日,旨在表彰勞動者對社會發展的貢獻,倡導保護勞工權益。目前全球80多個國家将其作為法定節日,通過集會、遊行等方式表達對勞動者的尊重。
英文表述為“International Labour Day”或“May Day”,常見于國際交流場合。
通過曆史鬥争與現代慶祝的結合,國際勞動節不僅承載着對勞動者的敬意,也持續推動着勞工權益的進步。
國際勞動節是每年的5月1日,也被稱為“五一勞動節”。它是為了紀念工人階級的權益而設立的節日。國際勞動節旨在表彰工人對社會和經濟的貢獻,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工人争取更好的工作條件和福利。
國際勞動節的拆分部首是國、力、田。其中,國部表示與國家相關,力部表示工作和勞動,田部表示農民。根據這些部首,國際勞動節這個詞的筆畫數為12畫。
國際勞動節最早起源于美國。在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工人舉行了大規模的示威和罷工,争取每天的工作時間縮短為8小時。這次事件被視為國際勞動運動的裡程碑,為後來的國際勞動節奠定了基礎。
國際勞動節的繁體字為「國際勞動節」。
古時候漢字寫作「國際勞動節」,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
在國際勞動節這一天,很多人放假休息,或者參加各種慶祝活動。
勞動節、勞動、節日、國際、紀念、工人、階級、福利、權益
五一勞動節、勞動者節
休息日、假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