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标準書號(ISBN)是國際通用的圖書标識編碼系統,用于唯一識别圖書及相關出版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國際标準書號(ISBN)全稱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由國際标準化組織(ISO)于1972年正式發布。它通過一串數字和條形碼記錄書籍的出版信息,如内容、出版社、版本等,相當于圖書的“身份證”。
舊版(2007年前)
由10位數字組成,分為4部分:
新版(2007年起)
升級為13位數字,新增3位EAN前綴(通常為978),形成5部分:
如需更完整的ISBN編碼規則或申請流程,可參考國際ISBN中心或相關出版機構發布的官方文件。
國際标準書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ISBN)是一種全球通用的标識圖書的編碼系統,用于唯一地識别出版物,包括圖書、期刊、音像制品等。
國際标準書號一詞由5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國(囗)8畫,際(阝)8畫,标(⺆)5畫,書(言)4畫,號(一)1畫。
國際标準書號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最初由英國頒布,并于1970年成為國際标準,由國際ISBN機構負責管理和分配。
國際标準書號的繁體字為「國際標準書號」。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國際标準書號」為例,「國」古時寫作「囯」,「際」古時寫作「阤」,「标」古時寫作「⺅示」,「書」古時寫作「書」,「號」古時寫作「號」。
我購買的這本書上有一串國際标準書號。
國際、标準、書號。
書籍ISBN、圖書編號。
非标準書號、未編碼的書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