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國中技藝特别高超的人。《周禮·考工記·輪人》:“故可規、可萬、可水、可縣、可量、可權也,謂之國工。” 鄭玄 注:“國之名工。” 孫诒讓 正義:“謂六法皆協,則工之巧足擅一國者也。”《周禮·考工記·輪人》:“良蓋弗冒弗紘,殷畝而馳,不隊;謂之國工。”此指長于造車的技工。《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 意 深論方,見言百世為之精也。 師光 喜曰:‘公必為國工。’”此指名醫。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韋應物 為 蘇州 刺史,有屬官因 建中 亂,得國工 康崑崙 琵琶。” 宋 姜夔 《凄涼犯》詞序:“予歸行都,以此曲示國工 田正德 ,使以啞觱栗吹之,其韻極美。”此指名樂工。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古今之戲,流傳最久遠者,莫如圍棋……乙巳丙午,餘官 白門 ,四方國工,一時雲集。”此指精于棋藝的國手。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畫竹記》:“詭辭以(畫竹)歲久剝落,将入 吳中 求國工裝之以獻。”此指著名裱字畫工。
“國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在不同曆史文獻中具有一緻性,主要指代一國中技藝特别高超的人。以下是詳細解析:
國工(拼音:guó gōng)由“國”與“工”組成:
《周禮·考工記·輪人》
記載造車工匠需掌握六種精密測量技術(規、萬、水、縣、量、權),符合标準者稱為“國工”,即國家級工匠。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名醫淳于意因醫術精湛被贊為“國工”,體現該詞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唐國史補》
提及琵琶演奏家康崑崙被稱為“國工”,說明音樂領域也可用此詞形容技藝超群者。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國工”理解為“國家的工作或事務”,這可能是基于字面的引申,但缺乏古籍依據。需注意,傳統語境下“國工”強調個人技藝而非泛指國家事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史記》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