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格的意思、國格的詳細解釋
國格的解釋
[national character and morals;nationhood] 作為一個國民應該具備的愛護國家、維護國家尊嚴的品格
極個别的人甚至不顧國格、人格,幹了一些不知羞恥的丑事
詳細解釋
指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聲譽、尊嚴。 郭沫若 《羽書集·抗戰與覺悟》:“他們的這些行動是把他們的國格已經喪盡了。”
詞語分解
- 國的解釋 國 (國) ó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
- 格的解釋 格 é 劃分成的空欄和框子:格子紙。方格兒布。 法式,标準: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資格。 表現出來的品質:格調。風格。人格。國格。性格。 阻礙,隔閡:格格不入。 擊,打:格鬥。格殺。 推究:格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國格”一詞的詳細解釋:
定義與内涵
國格指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榮譽、尊嚴、聲望和影響力。它體現了一個國家的主權獨立性和文化道德品格,既是國家形象的集中表現,也是公民維護國家利益的行為準則。
核心要素
- 國家尊嚴:包括領土完整、主權不受侵犯等基本屬性,如郭沫若提到“喪失國格”即指損害國家尊嚴。
- 國際地位:代表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影響力,如外交活動中需維護國家聲譽。
- 道德标準:對國民而言,國格與個人品格(人格)緊密相關,如“不顧國格”的行為被視為道德失範。
重要性
- 對外關系:國格是國際交往中的底線,涉及民族自信心和話語權,例如涉外活動中需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
- 對内凝聚:作為愛國主義的核心内容,國格要求公民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如抵禦分裂、保護文化遺産等。
應用場景
常見于外交、法律、道德教育等領域。例如:
- 外交場合:國家代表需維護國格,避免損害國家形象。
- 公民行為:個人在涉外事務中需注意言行,如例句“極個别的人甚至不顧國格、人格”。
補充說明
國格概念在中國語境中具有特殊意義,強調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比喻。同時,國格與人格的統一性要求個人将國家尊嚴置于首位。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案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的完整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