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舅的意思、國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舅的解釋

[brothers of empress dowager and empress] 指封建王朝中太後或皇後的弟兄,即皇帝的母舅或妻舅

韋澳為京兆尹,豪右斂手。國舅 鄭光莊不納租,澳絷其主者。—— 唐· 裴庭裕《東觀奏記》

詳細解釋

指皇帝的母舅或妻舅。 唐 裴庭裕 《東觀奏記》卷中:“ 韋澳 為京兆尹,豪右歛手,國舅 鄭光 莊不納租, 澳 擊其主者。” 光 , 宣宗 母 鄭太後 之弟。《舊五代史·蕭翰傳》:“ 蕭翰 者, 契丹 諸部之酋長也。父曰 阿鉢 ……其妹為 阿保機 妻,則 德光 之母也。 翰 有妹,亦嫁於 德光 ,故國人謂 翰 為國舅。”《紅樓夢》第十六回:“﹝ 鳳姐 ﹞見 賈璉 遠路歸來……便笑道:‘國舅老爺大喜!國舅老爺一路風塵辛苦!’”又 遼 代設大國舅司,以國舅加于官名之上。《遼史·蕭文傳》:“遷同知 奉國軍 節度使,歷國舅都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國舅”是中國古代對皇帝外戚的一種稱謂,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來源與定義

  1. 核心含義
    國舅指封建王朝中太後或皇後的男性親屬,即皇帝的母舅(母親的兄弟)或妻舅(妻子的兄弟)。例如唐代鄭光作為宣宗母鄭太後的弟弟,即屬“母舅”範疇。

  2. 曆史文獻依據

    • 《東觀奏記》記載:“國舅鄭光莊不納租,澳絷其主者”,反映國舅在古代的特權地位。
    • 《遼史》中提到“國舅都監”等官職,說明遼代國舅曾參與政務。

二、延伸含義與用法

  1. 象征權貴階層
    國舅作為皇親國戚,常代指地位顯赫的權貴,例如成語中隱含其尊貴身份。

  2. 現代網絡用法
    在部分網絡語境中,“國舅所言極是”被用作調侃,借曆史身份擡高說話者或評論者的權威性。

三、典型案例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國舅”并非正式官職,而是基于親屬關系的稱號,其實際權力因朝代和皇帝态度而異。例如漢代外戚幹政頻繁,而明清時期對國舅的約束較嚴。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細節,可查閱《東觀奏記》《遼史》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國舅:是什麼意思?

《國舅》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guó jiù。它指的是宰相的堂兄弟或表兄弟,也可以泛指宰相的親屬或近親。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國舅》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囗”部,右邊是“輿”部。它的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國舅》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禮·春官宗伯》中。在古代,宰相的堂兄弟、表兄弟被尊稱為“國舅”。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泛指宰相的親屬。

繁體

《國舅》的繁體字是「國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國舅的寫法并不一樣。字形較為複雜,包括一些早期的變體字。例如:「國」的古代寫法為「囯」,「舅」的古代寫法為「丩」。

例句

1. 他是國舅,對皇帝有很高的地位和影響力。

2. 國舅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互相扶持。

組詞

國宴、國君、皇舅、舅父、舅媽。

近義詞

宰相、丞相。

反義詞

普通人、平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