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social] 一個人的性格很難和世人相合
性情孤僻,落落寡合
謂與人不易投合。 唐 白居易 《酬張十八訪宿見贈》詩:“我受狷介性,立為頑拙身;平生雖寡合,合即無緇磷。” 元 秦簡夫 《東堂老》楔子:“此人平昔與人寡合,有古君子之風。” 清 孫枝蔚 《題三子聯句圖》詩:“落落性寡合,夜光難暗投。”
“寡合”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一個人性格孤僻、不善于交際,難以融入群體。常以“落落寡合”的形式出現,強調疏離感。
二、詞源與結構
由“寡”(少)和“合”(合群)組成,字面意為“缺少與他人的融合”。唐代白居易的詩句“平生雖寡合,合即無緇磷”即體現此意。
三、使用場景
四、延伸理解
該詞不僅指交際能力弱,還隱含處世态度。如古語“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合”,說明對他人過于嚴苛也可能導緻不合群。
“寡合”強調性格或行為上的疏離性,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是先天性情還是處世方式所緻。
《寡合》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缺乏社交活動或交往。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性格孤僻、不合群或缺乏社交能力。
《寡合》的拆分部首是宀+各,共有12個筆畫。
《寡合》的來源有待考證,目前尚無确切的文獻記載。
《寡合》的繁體寫法是「寡合」。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寡合》可以寫作「寡閤」。
1. 他因為害羞寡合的性格,很少參加社交活動。
2. 她寡合的個性使得她在人際關系中顯得有些被動。
寡合有以下組詞:
寡合特點、寡合性格、寡合表演、寡合障礙
與「寡合」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孤僻、不合群、内向。
與「寡合」意思相反的詞語有開朗、外向、合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