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書·吾丘壽王傳》:“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湊,以為天下少雙,海内寡二。”後以“寡二少雙”指罕有其匹,獨一無二。《紅樓夢》第九七回:“更兼他那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雙,惟有 青女 素娥 可以仿佛一二。”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德清 蔡 氏叔姪,相繼魁天下,故 昇元 《紀恩》詩有‘君恩獨被臣家渥,十二年中兩狀元’之句。制科盛時,鹹以為寡二少雙矣。”
“寡二少雙”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uǎ èr shǎo shuāng,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基本釋義
形容人或事物極其突出,獨一無二,幾乎找不到第二個能與之匹敵的。核心含義是強調“罕見”和“獨特”,如《漢書》中提到的“天下少雙,海内寡二”。
出處與背景
源自東漢班固《漢書·吾丘壽王傳》,原句為:“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湊,以為天下少雙,海内寡二。” 後逐漸演變為成語,用于贊頌傑出的人或事物。
用法與結構
近義詞與反義詞
應用場景
適用于文學創作、人物評價或強調某事物的不可替代性。例如:“他在學術界的貢獻堪稱寡二少雙。”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書》《紅樓夢》等文獻原文,或訪問漢典、詩詞名句網等來源(如、3、5)。
《寡二少雙》是一個描述人數稀少或極少的場合或情況的成語。它通常用來形容人員有限,數量不多的情況。
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寸”和“人”,其中“寸”表示少量,而“人”則表示人。筆畫部分分别是3畫和2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小說家羅貫中的《水浒傳》中。《水浒傳》是一部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108位英雄好漢在濟州島水泊梁山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描寫島上人口稀少的情節,出現了“寡二少雙”的詞語來形容島上人煙非常稀少。
在繁體字中,寡二少雙寫作「寡二少雙」。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寡二少雙沒有太大變化。
1. 這個村莊人口很稀少,真可謂是寡二少雙。
2. 這家公司剛剛起步,員工寡二少雙。
3. 在這個荒島上,隻有寡二少雙的漁民居住。
1. 組詞:寡居、******、少見多怪。
2. 近義詞:稀稀拉拉、人煙稀少。
3. 反義詞:人山人海、人滿為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