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鈎梯。《詩·大雅·皇矣》:“以爾鉤援,與爾臨衝,以伐崇墉。” 毛 傳:“鉤,鉤梯也,所以鉤引上城者。” 孔穎達 疏:“鉤援一物,正謂梯也。以梯倚城,相鉤引而上,援即引。”一說,鉤與援皆兵器名。 俞樾 《群經平議·毛詩四》:“鉤援當亦非一物,蓋皆兵器也。鉤、句古字通。兵器曲者謂之句……直者謂之援。”參見“ 鉤梯 ”。
“鈎援”是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存在兩種主流解釋,具體如下:
作為攻城工具(鈎梯)
出自《詩經·大雅·皇矣》:“以爾鈎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
作為兩種兵器(鈎與援)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還原曆史場景。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毛詩正義》或俞樾《群經平議》等文獻(綜合)。
鈎援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鈎”和“援”兩個字組成。
鈎(gōu)是一個漢字,屬于剛偏旁,它的拆分部首是金。鈎字的寫法比較簡單,有3個筆畫。
援(yuán)也是一個漢字,屬于手偏旁,它的拆分部首是扌。援字的寫法比較複雜,有12個筆畫。
鈎援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漢字形體演變。在繁體字中,鈎援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明顯變化。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鈎字的底部是斷開的,形象地表達了鈎的形狀。而援字同樣保持了繁複的形态,扌部在上方與寸部相連,形如手握物的動作。
以下是一些關于鈎援的例句:
1. 他用鈎子将物品勾出了水中。
2. 國際社會伸出了援手,幫助災區進行重建。
組詞:牽援、勾援、援助、援救。
近義詞:支援、救援。
反義詞:袖手旁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