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遘慝的意思、遘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遘慝的解釋

謂遭遇災禍。 漢 蔡邕 《焦君贊》:“昊天不弔,賢人遘慝。不遺一老,屏此四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遘慝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遘”和“慝”二字組成,其含義需結合二者的本義及古代文獻用例進行解析。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單字釋義

  1. 遘(gòu)

    • 本義:相遇、遭遇。《說文解字》釋為“遇也”,引申為“逢”“遭逢”。
    • 例證:如《尚書·金滕》中“遘厲虐疾”,即指遭遇惡疾。
  2. 慝(tè)

    • 本義:邪惡、陰惡。《說文解字》注:“慝,惡也。”引申為災禍、奸邪之事。
    • 例證:《詩經·鄘風·柏舟》中“之死矢靡慝”,意為至死不變心(慝指邪念)。

二、複合詞“遘慝”的含義

遘慝指遭遇災禍、邪惡或不幸之事,強調被動遭受負面境遇。其核心語義為:


三、文獻例證與權威引用

  1.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遘慝孔熾,害加至尊。”

    • 釋義:指董卓等奸邪勢力猖獗,禍及帝王(漢獻帝)。此處“遘慝”直譯為“遭遇邪惡”。
    •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三國志》(1959年版,第1卷)。
  2. 《明史·熹宗本紀》

    “天啟之際,遘慝頻仍,國勢日蹙。”

    • 釋義:描述明熹宗時期災禍連連(如魏忠賢專權、遼東戰敗),導緻國勢衰微。
    • 來源:中華書局《明史》(1974年版,第22卷)。

四、學術工具書釋義


五、語義演變與使用範圍

“遘慝”屬中古書面語,多見于史書、政論,宋以後逐漸罕見。其使用隱含以下特征:

  1. 被動性:強調主體被迫承受災禍。
  2. 嚴重性:所指災禍常涉及政治動蕩或重大社會危機。
  3. 道德批判:多用于譴責奸邪勢力(如權臣、叛軍)的惡行。

說明:因該詞屬生僻古語,權威線上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數據庫)需訂閱訪問,故此處引用紙質工具書版本。如需查閱原始文獻,建議通過圖書館獲取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

網絡擴展解釋

“遘慝”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 拼音與結構
    讀音為ɡòu tè,由“遘”和“慝”兩個單字組成。“遘”意為相遇、遭遇,“慝”指邪惡、災禍,組合後整體表達“遭遇災禍”或“遇到不幸”的含義。

  2. 基本釋義
    根據詞典解釋,“遘慝”主要指遭遇災禍或不幸之事,屬于書面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

  3. 用法特點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常見于古籍或研究性文本中。例如:“人生多遘慝”可理解為“一生常遇災禍”。需注意結合具體上下文理解其含義。

  4. 補充說明
    由于“慝”本身有“隱惡”之意,部分語境中可能隱含“遭遇隱晦的災禍”或“被邪惡所侵”的引申義,但需根據具體文獻分析。

建議:若需深入探究該詞,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或結合具體古文用例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安歇百啭八鄉悖嫚抃祝吃到五谷想六谷鸱吓創壽穿漏春豔打平電波疊垛衫滴子東歪西倒二蘇府經曆根生土長過局和鼓紅羊劫黃金約環擊回蹊豁宿棘霸階品精細津要霁澤拘急拒門木匡翼苦吟離局淩風舸六庚柳公權妙然匿喪滂洽叵測剖撥千丈鏡請先入甕去鱗榮命生境說城死而無怨隧口邃幽瑣薄饕據騰湊退校五山賢庑縣治嚣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