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诟如不聞的意思、诟如不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诟如不聞的解釋

诟:辱罵。被人辱罵卻好象沒有聽見一樣,不動聲色,形容寬宏大量,有涵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诟如不聞”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出自宋代陳長方《步裡客談》,記載了北宋名臣富弼的故事。面對他人辱罵,富弼回應:“恐是罵他人”“天下豈無同姓名者?”展現了超然的氣度。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使用情境

五、語法與結構

通過這一成語,既體現了中華文化倡導的包容精神,也提示我們在現代社會中需平衡“涵養”與“原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诟如不聞》是什麼意思

《诟如不聞》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對批評的态度像沒有聽到一樣,聽了也不當回事,不予理會。

拆分部首和筆畫

《诟如不聞》的拆分部首是言,個别字的部首是讠和欠。

《诟如不聞》的總筆畫數是21,個别字的筆畫數是7、3、7、4。

來源和繁體

《诟如不聞》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的《漢書·範蠡傳》中,形容人對批評充耳不聞,不加以理會。

繁體的寫法是「詬如不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詬如不聞」的寫法稍有不同(「詬」和「诟」音同義同),使用的是象形字構成的單字,其中「」表示嘴巴說話,而「言」表示言語的意思,兩者結合在一起表示批評、指責的意思。

例句

他對别人的建議總是诟如不聞,他才不會聽從别人的意見。

組詞

1. 不聞批評、不聞忠告、不聞勸告

2. 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閉目塞聰

3. 忽視、漠視、忽略

近義詞

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漠視、忽視

反義詞

虛心接受、謙虛聽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