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苟且因循的意思、苟且因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苟且因循的解釋

得過且過,不求進取。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臣願陛下鑑 漢 、 唐 、 五代 之所以亂亡,懲 晉武 苟且因循之禍,明詔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 郭沫若 《羽書集·把精神武裝起來》:“爛熟的封建文明持續了過分長久的年代,沒有得到蛻變,更加以 清 朝三百年的無理的統制,養成了一種苟且因循的習慣,毫無積極進取的精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苟且因循”是一個貶義成語,指得過且過、沿襲舊習而不思進取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分解

  1. 苟且:敷衍應付、得過且過,缺乏長遠目标。
  2. 因循:沿襲舊習或傳統,不願革新。

二、出處與用法

三、應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個人或群體安于現狀、缺乏改革動力,例如:

四、相關成語辨析

五、例句參考

提示:該成語多用于批判性語境,強調對消極态度的否定。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苟且因循的意思

苟且因循是一個成語,表示對事物敷衍了事、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的态度。它指代人們在面對困難或挑戰時,往往采取逃避、敷衍、拖延的态度去應對,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苟字由"艹"和"句"兩個部首組成,共5個筆畫;且字由"一"部首和"兩個丿"組成,共4個筆畫;因字由"囗"部首和"大"字組成,共6個筆畫;循字由"彳"部首和"盾"字組成,共11個筆畫。

來源

苟且因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明代雜劇《南北書·黃粱夢》中的一句話:“苟且因循而已。”後來被廣泛應用于其他文學作品,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繁體字

繁體字中,苟且因循的寫法為「苟且因循而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苟字的寫法略有不同,類似于「﨟」;因字的寫法也有些不同,類似于「因」。

例句

1. 他對待工作總是苟且因循,缺乏責任感。

2. 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一直苟且因循,沒有真正的創新。

組詞

苟且、因循、因循守舊、苟且偷生

近義詞

敷衍塞責、懶散拖拉、舊态複萌

反義詞

積極進取、锲而不舍、迎難而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