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勾結奸宄。《東觀漢記·郅恽傳》:“案 延 資性貪邪,外方内員,朋黨搆姦,罔上害民,明府以惡為善,以直從曲。”
“搆奸”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搆奸(gòu jiān)指勾結奸宄(違法作亂之人),通常用于描述暗中串通、謀劃不正當行為。該詞帶有貶義,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中,強調勾結惡勢力、危害他人的行為。
例如《東觀漢記·郅恽傳》記載:“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内員,朋黨搆奸,罔上害民。”此處“搆奸”指官員結黨營私,勾結奸惡勢力欺瞞君主、禍害百姓。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較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下的引用。需注意,“搆”與“構”為異體字關系,在古籍中常混用。
搆奸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用詭計或陰謀侵害别人的利益或進行欺騙、欺詐的行為。
搆字由左右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手部首,表示與人有關的事物,右邊是區部首,表示行為或狀态。搆的總筆畫為13畫。
奸字由女字旁加上兩個口字旁組成,女表示女性,口表示說話的意思。奸的總筆畫為8畫。
《說文解字》提到了搆這個字,解釋為“偷也”,強調了搆的欺騙、欺詐的意味。奸字,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的金文中。在古代,奸字通常是指男女之間的猥亵、欺詐行為。現在的搆奸,則擴展了這個意思,除了男女之間的行為,還可以指一切用欺騙手段獲得利益或傷害他人的行為。
在繁體字中,搆奸的寫法保留了和簡體字相同的結構和意義。
在古代,搆奸的寫法可能會有細微變化。例如,奸字早期的寫法沒有女字旁,而是由兩個口字旁組成。
1. 他用各種手段搆奸他人,最終卻自食其果。
2. 這個人總是搆奸别人,大家都不願與他為伍。
組詞:陰謀搆奸、欺騙搆奸、利益搆奸。
近義詞:計謀、詭計、陰險。
反義詞:誠實、正直、坦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