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狗獾的意思、狗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狗獾的解釋

即獾。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獾》:“狗獾似小狗而肥,尖喙,短足短尾,深毛褐色,皮可為裘領,亦食蟲蟻、瓜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狗獾(學名:Meles meles),是哺乳綱食肉目鼬科狗獾屬的一種中型哺乳動物。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結合權威資料對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狗獾是一種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的夜行性穴居動物。其名稱源自其頭部狹長、鼻端尖似犬的特征("狗"),以及喜掘土為穴的習性("獾")。在漢語中,"獾"字特指此類鼬科穴居動物,強調其挖洞行為(《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二、形态特征

  1. 體型結構

    體長約50-70厘米,尾長15-20厘米,體重可達10公斤。體型粗壯,四肢短健,前爪銳利如鏟,適應掘土生活(《辭海》第七版)。

  2. 外貌辨識

    頭部具黑白相間的縱紋,背部毛色灰褐,腹毛深黑。面頰兩側有黑色"淚痕"斑紋,為其顯著标識(《中國動物志·獸綱》科學出版社)。

三、生活習性

  1. 栖息與行為

    多栖息于森林、灌叢或荒野,挖掘複雜洞穴系統(深達數米)。晝伏夜出,雜食性,以昆蟲、植物根莖、小型齧齒類為食(《中國哺乳動物圖鑒》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 生态作用

    其洞穴為其他動物提供避難所,翻土行為促進土壤養分循環,維持生态系統平衡(《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

四、分布與文化意義

  1. 地理分布

    中國境内見于東北、華北、華東及西南地區,適應性強(《中國獸類野外手冊》湖南教育出版社)。

  2. 傳統認知

    古籍《本草綱目》載其毛皮可制裘,脂肪(獾油)入藥療燙傷,但現代因保護需求已限制利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


權威參考資料原文鍊接: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3. 《中國動物志·獸綱》線上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4. 《中國哺乳動物圖鑒》(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5. 《中華本草》數據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網絡擴展解釋

狗獾是一種廣泛分布于亞歐大陸的中型哺乳動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分類

狗獾(學名:Meles meles)屬于鼬科狗獾屬,是食肉目中體型較大的物種。其别名包括獾子、麻獾、山獾等,因頭部白色縱紋和掘土習性得名。

二、形态特征

  1. 體型:體長45-55厘米,體重10-12千克,部分個體可達15千克。
  2. 外貌:
    • 背部毛色為黑褐色與白色混雜,腹部及四肢呈黑色。
    • 頭部有三條白色縱紋,從鼻尖延伸至頭頂,兩側縱紋經眼部至耳後。
    • 四肢短健,爪長而銳利,適合掘土。

三、生活習性

  1. 活動規律:晝伏夜出,春、秋季活躍,冬季冬眠。
  2. 食性:雜食性,以昆蟲、小型脊椎動物、植物果實等為食。
  3. 栖息地:善挖洞穴居,常見于森林、灌叢、田野及河岸等環境。對洞口變化敏感,常棄舊洞另掘新居。

四、分布與保護

五、經濟與生态價值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或漢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翺翥巴字不功嘈雜谄語城狐楚祠純粹關系推理觸嗅竄取稻糧點發底發釘鞾恫吓杜鵑花頓備發解豐豐封狐凫分浮士德公産刮鹻輥輥黑黝黝火災楛矢極樂鳥禁路積習生常獧浮句絶曆史意義彌羅命薄緣悭清鄉團秋收起義诠明任性妄為阮步神蓋石盆水禮述命私下裡頌禮佻達鐵餅推拿違叛我思無絃琴嫌惎纖新笑電效技枭破鏡鸮啼鬼嘯鞋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