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詈詞。對官吏的蔑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硬拷》:“這狗官,還了秀才,快起解去。” 洪深 《趙閻王》第六幕:“狗官聽着,現在是 民國 ,有王法的,你還要冤枉我麼?”
“狗官”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含義差異較大,其演變過程如下:
現代語境中,“狗官”是漢語詈詞,用于貶斥貪腐殘民、奴顔婢膝的官吏,表達民衆對這類官員的憤恨與蔑視。
商周時期的官職
最早可追溯至商朝的“多犬”或“犬中”官職,由對國家有戰功的武将擔任,負責管理皇家獵犬或軍犬,類似現代軍犬訓練機構。西周延續此制,設有“趣馬”等官職管理馬匹。
漢代官職演變
東漢漢靈帝設立“狗監”一職專司養狗,曾讓狗穿朝服模仿大臣上朝,戲稱“好一個狗官”,此時仍屬中性稱謂。
西晉典故
司馬倫篡位後官員用狗尾代替貂尾裝飾官帽,遭同僚譏諷為“狗官”。
司法腐敗關聯
古時某縣官審案時縱容狗參與判決,因貪贓枉法,敗訴者憤稱“案子是狗官判的”,該詞逐漸與司法腐敗挂鈎。
明清時期完全演變為貶義詞,如《牡丹亭》中“這狗官,還了秀才,快起解去”,現多用于文學作品或民間口語,特指欺壓百姓的腐敗官吏。
注:相關典故存在多個版本,以上為較具代表性的曆史記載。
狗官是指懦弱、貪婪、無能、害人的官員。其中,“狗”表示低賤、卑劣,而“官”表示官員的身份和地位。
拆分部首和筆畫:
狗(犬字旁、犬字頭,共4畫)
官(宀字旁、一字旁、宀字頭,共8畫)
來源:
“狗官”這個詞最早來源于明朝,該時期官員們的貪污、腐敗等問題嚴重,人們對這些無能害人的官員非常憤慨,于是就用“狗官”這個詞來形容這些官員。
繁體:
狗官(繁體字寫法和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狗官(古代可能有一些少見的字形變體,但大緻和現代漢字相同)
例句:
他是個************的狗官,完全不顧民生。
組詞:
貪官、害人官、無能官、奸官
近義詞:
貪官、害民官、無能官、敗官、奸邪官
反義詞:
廉潔官、正直官、能幹官、善民官、忠誠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