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釘的意思、勾釘的詳細解釋
勾釘的解釋
拘捕監禁。 宋 沉遼 《東上閣門使康州刺史陶公傳》:“選 陽朔 令,治甚有威惠,其教民不以勾釘為能。”
詞語分解
- 勾的解釋 勾 ō 用筆畫出符號,表示删除或截取:勾銷。勾乙(在報刊書籍的某些詞句兩端畫上像“乙”的記號,表示作為資料)。 畫出形象的輪廓,描畫:勾畫。勾勒。 用灰、水泥等塗抹建築物的縫(坣 ):勾縫。 調和使黏
- 釘的解釋 釘 (釘) ī 竹木、金屬制成的呈條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東西:釘子。釘錘。斬釘截鐵。 緊跟着不放松:釘梢(同“盯梢”)。 督促,催問:釘問。 釘 (釘) ì 把釘或楔子打入他物,把東西固定或組合起來
網絡擴展解釋
“勾釘”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主要解釋,具體如下:
一、基本含義(古代用法)
- 拘捕監禁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如《東上閣門使康州刺史陶公傳》中記載:“教民不以勾釘為能”()。這裡的“勾釘”指通過法律手段拘捕或監禁,屬于中性詞彙,強調官府治理行為。
二、引申含義(現代成語用法)
- 濫用職權謀私利
現代詞典中,“勾釘”被解釋為成語,形容通過違法手段或利用職務便利謀取私利的行為。其中:
- “勾”:指暗中操作或秘密行動;
- “釘”:比喻用權力或關系達到不正當目的()。
例如官員貪污、企業員工職務侵占等場景。
三、使用注意
- 曆史演變:古代含義側重執法行為,現代引申義則帶有負面色彩,強調道德與法律層面的違規()。
- 語境區分: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避免混淆。
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或通過法律案例理解現代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勾釘
勾釘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勾”和“釘”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勾字的部首是勹(包圍),總筆畫數為4畫;釘字的部首是钅(钆的古字形),總筆畫數為10畫。
來源:
勾釘起初是指用打孔器或者其他器具将兩個物體或材料連接在一起,如使用釘子将兩塊木闆釘在一起。後來,這個詞也引申為搭建關系、聯繫的意思。
繁體:
勾釘的繁體字為鈎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勾釘的寫法基本與現代相同。
例句:
1. 他通過一張小紙條勾釘住了自己的便箋。
2. 這門鎖需要用特定的鑰匙勾釘才能打開。
組詞:
勾心鬥角、勾通、勾連、釘子、釘進等。
近義詞:
勾連、勾通、連結、維系。
反義詞:
斷開、解脫、脫離、分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