搆締的意思、搆締的詳細解釋
搆締的解釋
結構。 明 李東陽 《重建孔子阙裡廟圖序》:“材幹堅厚,搆締完整,象設端偉,繪飾華煥。”
詞語分解
- 搆的解釋 搆 ò 同“構”①。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締的解釋 締 (締) ì 結合,訂立:締交。締約。締姻。締盟。 創立:締構。締造。締結。 禁止,約束:取締。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搆締”是“構締”的異體寫法,二者含義相同,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建築或事物的結構,強調構造的完整性與穩固性。例如明代李東陽在《重建孔子阙裡廟圖序》中描述建築時提到:“材幹堅厚,搆締完整,象設端偉,繪飾華煥。”
2. 單字解析
- 構(搆):本義為“建造、組合”,如“構造”“構圖”,也指抽象事物的形成(如“構思”)。在古漢語中,“搆”與“構”通用,均含“搭建、組織”之意。
- 締:原指“緊密結系”,如《楚辭》中“氣缭轉而自締”,後引申為“結合、訂立”(如“締交”“締約”)。此處與“構”連用,強調結構緊密。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建築、器物或抽象體系的結構,如古籍中形容建築穩固、文辭結構嚴謹等。現代可通過“結構”“構造”等詞替代。
4. 相關成語
如“肯構肯堂”(比喻子承父業)、“羅織構陷”(虛構罪名陷害他人),均與“構”的“建造、編造”含義相關。
提示:該詞屬生僻詞彙,日常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或學術研究。如需引用,建議标注原文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搆締(gòu dì)這個詞是指建立或構築。它的部首可以分解為木(mù)和巧(qiǎo),其中木部表示與木材、森林相關的事物,巧部表示與巧妙、技巧相關的意義。搆締的構造是一個較為複雜的漢字,由16個筆畫組成。
搆締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搆締的字形與現在略有不同,字的右側是一個與鞏(gǒng)相近的部首,并且該字的字義為整齊或修整。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進行了變化,并且字義逐漸擴展至建立或構築的意思。
搆締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搆蒂(gòu dì),蒂字的字形中加入了“艹”部表示與植物相關。這個繁體字在一些地區使用,但目前搆締的簡體字形更為常見。
下面是一些關于搆締的例句:
1. 他用木材搆締了一個漂亮的花架。
2. 這座橋是搆締在山谷之間的,非常穩固。
3. 我們需要搆締一個更加有效的工作機制來提高生産效率。
除了搆締,還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搆建、搆思等。搆建表示建立或構築的意思,與搆締的意義相近。搆思表示構思或思考的意思,與搆締的意義有一定的關聯。
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建立、構築來替換搆締。這些詞語都表示建立或構建的意思,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選擇使用。而搆締的反義詞沒有一個特定的詞語來表示,一般需要根據具體語境選擇相對應的反義詞。
綜上所述,搆締是指建立或構築的意思,部首可以拆分為木和巧,構造比較複雜。該字源于古代,古時候的寫法略有不同;繁體字為搆蒂。搆締可以用于構成其他詞語,如搆建、搆思等。在一些語境中,可以使用建立或構築來替換搆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