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斥責。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段氏》:“又将年餘, 段 中風不起,諸姪益肆,牛馬什物,競自取去, 連 詬斥之,輒反脣相稽。” 鄭振铎 《桂公塘》四:“ 天祥 直前诟斥其失信。”
“诟斥”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òu chì,屬于動詞,通常由“诟”(辱罵、指責)和“斥”(責備、驅逐)兩個單字組合而成,整體含義為斥責、嚴厲責備,常帶有辱罵或強烈批評的意味。
單字拆解
經典用例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境,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描述對失信、逾矩行為的強烈批評,帶有嚴肅性和情感色彩。
“诟斥”是兼具指責與批評意味的動詞,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強度。若需更多例句或近義詞(如“叱責”“呵斥”),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集。
《诟斥》是一個動詞,表示嚴厲批評、責備别人的過錯、缺點或錯誤。
《诟斥》由兩個部首組成:讠(讠部)和斥(攵部)。
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诟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诟”指的是嚴厲批評,責備他人,“斥”指的是排斥、趕走,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現代的《诟斥》。
在繁體字中,诟斥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诟斥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代有一種寫法是“訄斥”,“訄”代表了嚴厲批評的意思,與現代的“诟”相似。
1. 他大聲诟斥着政府的腐敗行為。
2. 她被另外的同事诟斥了她的粗魯言行。
3. 他對這個項目的經濟可行性進行了诟斥。
組詞:诟斥不僅可以獨立使用,還可以和其他詞組合,如“批诟斥責”、“诟斥聲”。
近義詞:批評、斥責、指責。
反義詞:稱贊、表揚、贊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