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貢禹彈冠的意思、貢禹彈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貢禹彈冠的解釋

《漢書·王吉傳》:“ 吉 與 貢禹 為友,世稱‘ 王陽 在位, 貢公 彈冠’。言其取舍同也。”謂 貢禹 與 王吉 (字 子陽 )友善,見其在位,亦願為官。後遂以“貢禹彈冠”比喻樂意輔佐志向相同的人。 唐 李德裕 《授狄兼谟兼益王傅鄭柬之兼益王府長史制》:“以 兼謨 慷慨納説,有 爰絲 正席之忠;以 柬之 取舍俟時,有 貢禹 彈冠之操,皆行不苟合,誠無暗欺。” 清 黃宗羲 《與陳介眉庶常書》:“人之相知,貴相知心。 王陽 在位, 貢禹 彈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貢禹彈冠”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òng yǔ tán guān,其核心含義是比喻樂意輔佐志向相同的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釋義與出處

該成語源自《漢書·王吉傳》,記載西漢時期王吉(字子陽)與貢禹為好友。當王吉被任命為谏議大夫時,貢禹聽聞後“彈冠”(彈去帽子上的灰塵),表示準備出仕輔佐好友。後世以此形容志趣相投者互相支持、共同成就的默契。

二、典故背景

據補充記載,漢元帝時,王吉被召為谏議大夫,貢禹得知後不僅彈冠相慶,不久後自己也被任命為谏議大夫。這一行為體現了兩人政治理念的契合,以及甘願為共同目标協作的态度。

三、用法與例句

四、近義與延伸

近義詞可聯想“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但該成語更側重“因信任對方而主動協作”的主動性。其反義則接近“道不同不相為謀”。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文獻用例或詳細解析,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貢禹彈冠》的意思

《貢禹彈冠》是一個成語,指的是對人才的稱贊和推崇。形容某個人的才能非常出衆,超過了其他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貢禹彈冠》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貢:貝部(貝字旁),共3筆。

禹:示部,共13筆。

彈:弓部,共6筆。

冠:冖部,共5筆。

來源

《貢禹彈冠》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人物故事。傳說貢禹是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師,為治理洪澇和開辟農田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智慧和才能超過了當時的其他人,因此被人們推崇為寶貴的人才。

繁體

《貢禹彈冠》的繁體寫法為「貢禹彈冠」。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字形有所不同。具體而言,「貢」的古字形為「貢」,「禹」的古字形為「禺」,「冠」的古字形為「冠」。

例句

他的出色表現和卓越才能在業界引起了廣泛的贊賞,真可謂是《貢禹彈冠》。

組詞

1. 貢獻:表示為某個人或組織做出積極的貢獻。

2. 禹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被尊崇為河洛之祖。

3. 冠軍:指在競賽或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人或團體。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才華橫溢、超群出衆

反義詞:平庸無能、平凡俗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