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功;功績。《周禮·天官·宮正》:“考其功緒。” 鄭玄 注:“功,吏職也;緒,其志業。” 孫诒讓 正義引 顧炎武 雲:“已成者謂之功,未成者謂之緒。” 唐 韓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功緒卓殊,氓獠循業。”《續資治通鑒·宋仁宗天聖二年》:“推行新法,功緒已見。” 清 曾國藩 《李勇毅公神道碑銘》:“選用賢吏,安民墾田,功緒彰矣。詔授為欽差大臣。”
“功緒”是一個漢語詞語,綜合搜索結果中的解釋,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功緒”指事功、功績,通常用于形容在事業或職務中取得的成就。例如:
組合後,“功”強調已完成成就,“緒”側重未完成的志向或事業,兩者結合表示整體功業。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書面表達,如描述曆史人物功業或政策推行成效,例如《續資治通鑒》中“推行新法,功緒已見”。
如需更多例句或相關成語(如“愁緒如麻”“茫無頭緒”),可參考。
《功緒》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工作或者事業的進展或成果。該詞的拆分部首是“工”和“予”,其筆畫數為8劃。
《功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文化。繁體字中,“功”字的“工”部在上方,下方是“力”部;而“予”字則由“亻”部和“與”部組成。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有些細微的變化。例如,“功”字的“工”部可能會稍微不同的放置在上方,以及“之”字在繁體中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
1. 他在公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公司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功緒。
2. 在經曆了一系列的困難後,他終于取得了一定的功緒。
組詞:功業、功名、功成、開創功績。
近義詞:成果、成績、業績。
反義詞:敗績、不得要領。
【别人正在浏覽】